炎炎夏日已至,細數(shù)春天發(fā)生的拍賣事件不在少數(shù),多年的春拍給我們留下了些許歡喜些許憂?,F(xiàn)在,中國名瓷網(wǎng)就帶您來回憶一下歷年的藝術品春拍。
激情燃燒的歲月(1992-1996)
這是新中國拍賣市場開始啟航的四年,因為有太多的空白可以去填補,這四年中拍賣行業(yè)的人總會覺得有做不完的事情需要去做,有太多的未知領域需要去拓展?;氐竭@段時間,品味其間的大事小事,處處能感覺到,拍賣業(yè)急需迸發(fā)的激情。
1994年 第一場春拍
1994年3月27日,中國嘉德(微博)在長城飯店舉辦了“中國嘉德1994春季拍賣會”,這是按春秋兩季劃分的專場藝術品拍賣會在國內(nèi)首次出現(xiàn)。中國書畫和中國油畫兩個專場243件拍品總成交1,4223.57萬元。成交率為73.954%。
金融危機下的自我蛻變(1997——2002)
改革開放初期,國家文物局外派文物專家錢偉鵬至海外考察,了解國外的文物市場行情,從而指導國內(nèi)文物的外銷及有計劃地為國家回購稀珍的文物。1991年4月份錢先生在英國的文物市場上以2000多元人民幣購得一對明嘉靖外珊瑚紅內(nèi)青花一束蓮花紋碗,此碗在法國價值6萬法郎。他隨即將此作為范例,向國家文物局匯報,于1991年6月在南通的全國文物商店經(jīng)理會議上提出:文物流失嚴重,需要雙向流動。1993年以后,國家海關便與文物局開始磋商討論,回國文物怎樣征稅、怎樣進行出入境管理等問題,對《暫時進境文物復出境管理規(guī)定》的制定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1995年 第一場過億春拍
1995年,北京翰海春季拍賣會成交額1.05億元,創(chuàng)造一場拍賣會超過一億元的紀錄。
1996年 第一次真?zhèn)螕?/span>
1996年嘉德春拍,首次提出了真?zhèn)螕?。這是針對了當時書畫市場贗品充斥、真?zhèn)坞y辨的局面而推出的舉措。然而即便擺出如此誠懇的態(tài)度,當時的成交量依然略有萎縮,4370萬。
2001年 改寫中國漆器拍賣紀錄
香港佳士得2001年春季拍賣會一件明永樂時期的剔紅牡丹花卉大圓盒以1214.5萬港元成交,改寫了中國漆器的拍賣記錄。2002年 宋徽宗趙佶《寫生珍禽圖》2530萬元成交。中國嘉德2002春季拍賣會上,海外征集歸來的稀世珍品———宋徽宗趙佶的《寫生珍禽圖》長卷以2530萬元成交。之后被某地方時報曝“《寫生珍禽圖》拍賣存在黑幕”,但被嘉德駁回。這一年,由于國家文物局管理政策的推動,中國拍賣行業(yè)協(xié)會正確的領導,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得到迅速發(fā)展。
邁入“神話”時代(2003——2008)
2003年在中國人的記憶中離不開一場大病——“非典型肺炎”。整個北京的春季拍賣會都向后推遲了兩個月,然而“非典”過后的拍賣市場著實讓人大吃一驚。7月初舉行春拍三場拍賣,4天內(nèi)創(chuàng)造了三個比率:90%以上的成交率,80%以上的新人進場競買以及3億元的成交額。加上2001年到2003年,中國股市經(jīng)歷了一次漫長的熊市,股票市值蒸發(fā)6000億元,中國股市實際跌破了1000點,大量的投資性的資金進入了藝術品市場。從那時起,中國藝術品市場真正進入了一個快速上升的通道。2004年 世界中國藝術品交流中心移至北京。2005年 《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2.4億元破紀錄。
2012年的春天,拍賣行再次站在三岔路口上,今年春拍市場的遇冷,必將使藝術品板塊的競爭更加激烈,同時也促使拍賣行等商業(yè)機構進入相互“拼內(nèi)功”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