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佳士得即將于5月30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春拍專場”上,世界著名收藏家文德爾伉儷珍藏的一批中國掐絲琺瑯器將驚艷亮相開拍。這批藝術瑰寶共30件,總估價逾4000萬港元,年代主要為十七或十八世紀的清代,其中又以清乾隆朝器物居多。
掐絲琺瑯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金屬工藝,其制法是先將各色玻璃研磨成琺瑯料,再填施于預先用銅絲盤出并焊接于青銅或銅胎上的花紋框格內。低溫窯燒可將釉料黏固于胎體上,經打磨鍍金后,外觀華彩熠然。此類作品瑰麗多姿中見纖巧秀雅,華美繁縟卻又不失縝密嚴謹,既為當時登峰造極的工藝造詣作了最佳的詮釋,亦昭示了該時期審美意趣之高、品味格調之雅及文化意涵之豐富。文德爾伉儷旁搜遠紹所得的珍藏,無論陳設器物或禮器,其樣式形制俱屬皇家用器的規(guī)格。這批作品無一不精,且流傳有緒,對于中國掐絲琺瑯器的鑒藏家來說,是搜購典藏重器的難得機遇。
清十八世紀掐絲琺瑯太平有象尊一對
此次拍賣的點睛之作是一對“清十八世紀掐絲琺瑯太平有象尊”(估價400萬-600萬港元)。在中華傳說中,靈象是剛毅、仁德和福壽的化身,故這類題材散見于各宮室殿宇。此次拍賣的太平有象尊乃配對之作,靈象各配轡頭、披掛,韉上以云紋和海水江崖紋為地,其上飾龍紋,背上鎏金鞍各馱一方尊。除工藝卓絕之外,本拍品流傳有緒。據(jù)傳,本拍品曾為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舊藏,并先后納入希臘船王奧納西斯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瑪麗亞·卡拉絲(Maria Callas)的私人珍藏。紫禁城養(yǎng)心殿東暖閣是同治及光緒二帝與群臣議事及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之所,該處寶座前的一對掐絲琺瑯太平有象尊,外觀與本拍品如出一轍。
除動物造型外,外邦人士亦是華夏民族喜聞樂見的題材之一,許多造型特殊、生動詼諧的胡人作品應運而生。即將開拍的一對“清乾隆掐絲琺瑯胡人燭臺”(估價250萬-350萬港元),兩個胡人咧嘴而笑,身穿馬甲,衣飾精美,腹部微隆,赤足單腿胡跪式,單手托著頂上燭盆。此作曾于2007年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
掐絲琺瑯色彩繽紛、紋飾細膩,描繪寫實或神話中的動物題材,效果格外傳神。“清乾隆掐絲琺瑯鹿鶴魚藻紋大缸”(估價250萬-350萬港元)也是此次拍賣中以動物為題材的圭臬之作。此器繪通景山水,其間桃實累累、流泉飛濺、花繁果碩,器外繪鶴鹿同春,缸內飾紅鯉及魚蝦蟹貝。器物的吉祥寓意呼之欲出:外壁的紋飾象征長壽康寧,而內壁的水中世界則意味著超凡脫俗。
以動物為題材的藏品“清乾隆掐絲琺瑯孔雀形蓋爐”(估價300萬-500萬港元),其造型巧奪天工。乾隆皇帝對孔雀情有獨鐘,并以在圓明園御花園中觀賞孔雀為樂。掐絲琺瑯色澤瑩潤、紋飾細密,用之呈現(xiàn)羽衣艷麗、體態(tài)優(yōu)美的孔雀,可謂最適合不過,再襯以綠地藍釉點紅的羽毛,神態(tài)栩栩如生。這對作品很可能是禮器,而孔雀造型的蓋爐極為罕見,曾亮相于拍賣場上的更是少如鳳毛麟角,益發(fā)顯得本拍品彌足珍貴。
御制掐絲琺瑯帶蓋文王鼎
中國香爐是美學與形制的完美結合。此次將開拍的“御制掐絲琺瑯帶蓋文王鼎”(估價400萬-600萬港元),裝飾風格古今交融,手法匠心獨運。此作師法周代(公元前1046至256年)古青銅器形,其紋飾中既有古趣盎然的夔龍和饕餮紋,亦糅合了流行于十七、十八世紀的祥獅、纏枝菊花及鳳凰紋。這件拍品器形敦碩,底鏨“乾隆年制”楷書款,是難得一見的典藏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