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粉彩描金筆筒
中國名瓷網(wǎng)獲悉:3月12日,在紐約蘇富比的拍場上,一對清乾隆粉彩描金筆筒成為全場焦點,而在場的的60%、70%的買家只能做看客,根本沒有權利舉牌競拍這對筆筒,這對筆筒到底有什么來頭呢?下面中國名瓷網(wǎng)為您揭開這其中的奧秘。
這是一對清乾隆粉彩描金筆筒,并成為紐約蘇富比中國瓷器專場圖錄的封面。據(jù)說,一位蘇富比的前高管在看到封面時,他脫口而出:“假的吧?”就連蘇富比自己的前高管都感嘆,怎么可能出現(xiàn)這種東西。在看到蘇富比圖錄之前,大家只知道臺北故宮和北京故宮各有一個鉆心筆筒,人們壓根就想到在市場上會出現(xiàn)這種鉆心筆筒,而且還是一對!
這對筆筒分別以12萬美元和8萬美元起拍,經(jīng)過幾番競價,最終以超過起拍價十余倍的198.6萬美元和153.8萬美元成交。
可是既然如此稀有,這對粉彩描金筆筒為何只拍出了2300萬元的價格?要是放到2011年春拍,一只筆筒的成交價就能達到2300萬。其實在拍賣之前,就已有人預料到,這對筆筒的成交額肯定不會高。
原來是絕大部分在拍賣現(xiàn)場的人只能看不能買。
以前,在國外參加拍賣是不用交保證金的,但是這一次,為了防范一定風險,紐約蘇富比也開始交了。不僅如此,蘇富比還規(guī)定,只要是在蘇富比曾有一定拖欠款的買家就根本不能辦牌,交了押金也不行。沒有拖欠款的買家,要競拍這對筆筒也是要交15萬美元的押金。這讓之前都是直接用名字在蘇富比登記辦牌的買家們一下子不適應了,誰沒事卡里面帶著差不多100萬人民幣跑到那去當押金去?所以,在場的的60%、70%的買家只能做看客,根本沒有權利舉牌競拍這對筆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