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不卡AV,日韩理论中文在线观看,99re99在线精品视频,性色免费视频福利

  • <rt id="u6qj8"></rt>
      • <source id="u6qj8"></source>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

          陶瓷百科

          Ceramic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陶瓷百科 > 陶瓷器型索引

          蓮瓣盒
          蓮瓣盒
          蓮瓣盒 捧盒呈十六瓣葵形,子母口相合,圈足。盒蓋漆金繪錢幣紋錦地,中繪山石樹木,鳥戲群花,場面熱烈喜慶。盒身紅漆地通繪纏枝牡丹紋,并以金線勾勒,盒底髹黑漆,上書“大清乾隆年惑”...[詳細(xì)]

          2016-12-14

          堆塑罐
          堆塑罐
          堆塑罐 流行于三國西晉的一種陶器。隨葬品,器身上部堆塑人物和飛禽走獸,后來,頂部出現(xiàn)殿宇樓閣,回廊院落的模型,上部的其他裝飾也日益繁復(fù),西晉后迅速消失。又名“谷倉”,“魂瓶”。[詳細(xì)]

          2016-12-14

          蘿卜瓶
          蘿卜瓶
          蘿卜瓶 清康熙時景德鎮(zhèn)窯所創(chuàng)新瓶式。基本造型為小口,短束頸,溜肩,長弧腹,平底,器形小巧,線條流暢,瓶形似蘿卜,故名,又稱為萊菔瓶。清代景德鎮(zhèn)官窯所制蘿卜瓶,形體秀麗,釉色勻凈光潤...[詳細(xì)]

          2016-12-14

          鳳耳
          鳳耳
          鳳耳 瓷器耳的式樣之一,即器物的耳作成鳳形。最早見于宋代龍泉窯青瓷瓶上,其造型為盤口,細(xì)長頸,折肩,直腹。頸部置對稱的雙鳳耳。清代景德鎮(zhèn)窯瓷器上亦有所見。典型器如康熙茄皮紫釉鳳耳蒜...[詳細(xì)]

          2016-07-17

          高足杯
          高足杯
          高足杯 杯式之一。撇口,弧腹,下承以高足若把柄,故俗稱"把杯",因執(zhí)于手中便于在馬上飲酒,又名"馬上杯"。用手佛前供奉者,稱"凈水碗",有陶、瓷質(zhì)之分。[詳細(xì)]

          2016-07-16

          耳杯
          耳杯
          耳杯 "羽觴":杯式之一。橢圓形,淺腹,平底,口緣兩側(cè)對稱置新月形板耳,故名,為戰(zhàn)國晚期創(chuàng)制的飲酒器。陶制品多見于漢、晉,造型、紋飾源于秦、漢時的青銅器與漆器,有的彩繪陶與綠釉品種...[詳細(xì)]

          2016-07-16

          雙聯(lián)杯
          雙聯(lián)杯
          雙聯(lián)杯 流行于唐代的一種杯式。杯作敞口,收腹,圓底,雙杯并聯(lián),腹下部有孔相通,聯(lián)接處有羊首紋飾,一側(cè)附柄。[詳細(xì)]

          2016-07-10

          海棠杯
          海棠杯
          海棠杯 杯式之一,流行于唐、五代時期,是仿同時期金銀制品燒制的器形,因造型似海棠花而得名。1978年浙江省臨安縣晚唐水邱氏墓出土有白釉"官"字款海棠杯。器形平面近似橢圓,四瓣海棠花...[詳細(xì)]

          2016-07-10

          鴿形杯
          鴿形杯
          鴿形杯 西晉青瓷杯之一。杯體呈圓形,一側(cè)貼塑昂首、展翅飛翔的鴿子,另一側(cè)有寬而上翹的柄,形狀酷似鴿尾。[詳細(xì)]

          2016-06-14

          套杯
          套杯
          套杯 多見于清代雍正至道光時期。撇口,斂腹,淺足。器倒置如同馬蹄,大小10個為一組,依次套疊合成一體,故名。[詳細(xì)]

          2016-06-14

          馬蹄杯
          馬蹄杯
          馬蹄杯 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杯式。敞口,斜削腹,內(nèi)凹小平底。倒置似馬蹄。明成化、嘉靖,清康熙、雍正時期燒制的數(shù)量最多。明代馬蹄杯有灑藍(lán)、回青、孔雀藍(lán)、白釉等品種,清代多作斗彩。[詳細(xì)]

          2016-06-02

          鈴鐺杯
          鈴鐺杯
          鈴鐺杯 亦稱仰鐘杯、金鐘杯、磬式杯,杯式之一,流行于明、清時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鈴鐺。明成化、嘉靖、萬歷時鈴鐺杯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種。清康熙、雍正時則有青花、五彩等...[詳細(xì)]

          2016-06-02

          公道杯
          公道杯
          公道杯 又稱"平心杯",一種杯形,始見于遼代缸瓦窯產(chǎn)品,元青花中亦有,流行于明、清時代。杯多撇口,垂腹,圈足;杯中立一人形,體內(nèi)空心瓷管通于杯底底小孔,瓷管口端與杯沿等高;[詳細(xì)]

          2016-05-23

          方斗杯
          方斗杯
          方斗杯 流行于明代嘉靖時期的一種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古時制作方形器,不似圓器那樣能利用陶車的旋轉(zhuǎn),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藝比較特殊,需要將坯泥制成片狀粘接而成。[詳細(xì)]

          2016-05-23

          袋狀足
          袋狀足
          袋狀足 亦稱袋足,陶器足式之一。造型多為上粗下細(xì)的三足位于器腹下部,三足如口袋狀中空并與器腹相通。陶鬲的三足即為典型的袋狀足。鬲為煮食器,袋狀足的出現(xiàn),可使器物加熱面積增大,是食具...[詳細(xì)]

          2016-05-07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