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占鰲頭 傳統(tǒng)寓意圖案。唐宋時期,宮殿臺階正中石板上雕有龍和鱉的圖象。凡科舉中考的進士要在宮殿臺階下迎榜。按規(guī)定第一名狀元要站在鰲頭那里,因此稱考中狀元為“獨占鰲頭”。圖案以一品鳥仙鶴立于鱉頭來象征。鰲魚,傳說中的海大龜(鱉)。一說形似龍,好吞火,故立屋脊。亦名蠻蛤,好風雨,背負蓬萊之山于海中。唐、宋時期皇帝殿前陛階上鐫有巨鰲,翰林學士、承旨等官朝見皇帝時,立于陛階正中,故稱入翰林院為上鰲頭。《玉壺清話》載:“座主登庸歸鳳閣,門生批詔立鰲頭。”后稱狀元及第為獨占鰲頭。明清瓷器上繪有此圖,以康熙制品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