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開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于宋、金時期,唐代已有燒制?,F(xiàn)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丁道剛作瓶大好"銘花口瓶,瓶口似蓮花瓣形,細(xì)頸,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與肩部相接。宋代景德鎮(zhèn)、磁州、耀州等窯都燒制花口瓶,基本形式為花口,細(xì)頸,圓腹,撇足。北方窯場宋、金兩代花口瓶的區(qū)別在于足部變化,宋代撇足較矮,金代撇足高度幾乎與瓶頸相等。皈依瓶 俗稱魂瓶,冥器。常見于江南地區(qū)宋、元、明時期的墓葬中。瓶體修長,頸部堆塑日、月、云、龍、虎、龜、蛇、鳥、雞、犬、鹿、馬、人物等,蓋鈕為立鳥狀。也有依據(jù)瓶體上堆塑的主要紋飾稱其為龍虎瓶、日月瓶的。元代皈依瓶與宋代相比,瓶體高,堆塑紋飾繁縟。從皈依瓶出土情況看,多為成雙使用,少數(shù)瓶的頸部有“東倉”、“西庫”銘文,瓶內(nèi)裝有炭化的谷物,說明皈依瓶用途是給亡人陪葬的谷倉。也有人認(rèn)為,它是亡魂的歸依之所,故稱之為皈依瓶。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