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資訊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 新藏家正在崛起

過去三年來,隨著中國大陸新富階層不斷涌入拍賣市場,購置珠寶、稀有手表、藝術和古董、葡萄酒等另類資產(chǎn),這些富人成為了備受關注的新群體,而他們的購買習慣也成為影響整個拍賣行業(yè)的重要因素...
[詳細]2014-07-31
- “拍而不取”是“理”也

2012春拍正酣,但藝術品市場整體呈現(xiàn)出的頹勢局面使得不少拍賣行為其未知的拍賣業(yè)績擔憂。但除此之外,令一個問題也使這些拍賣行頗為苦惱,那就是舉了牌的拍品能否順利收到錢款。典型案例如...
[詳細]2014-07-31
- 中國藝術品市場全球第一的背后

中國是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中國的古董與藝術品一直備受世界矚目。2012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藝術品交易市場。
已經(jīng)統(tǒng)治了世界藝術品市場兩百多年的蘇富比和佳士得也依然...
[詳細]2014-07-31
- 珠山八友作品亮相中國嘉德2012春季拍賣會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春季拍賣現(xiàn)已進入五月拍賣季,在15日中午12點開拍的“八友遺珠—二義草堂民國瓷畫”拍賣會上,珠山八友何許人、田鶴仙、王琦的作品一一亮相。
[詳細]2014-07-31
- 回憶歷年藝術品春拍

炎炎夏日已至,細數(shù)春天發(fā)生的拍賣事件不在少數(shù),多年的春拍給我們留下了些許歡喜些許憂?,F(xiàn)在,中國名瓷網(wǎng)就帶您來回憶一下歷年的藝術品春拍?! ?
激情燃燒的歲月(1992-1996)
...
[詳細]2014-07-31
- 雍正青花拍賣步步驚心

近年來年電視熒屏上最熱門的人物要算"四爺",他正是清代雍正皇帝,短短13年的王朝,給后人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但也正因為當朝年頭太短,這位"四爺"所留下的官窯瓷器也成為清三代中最稀缺...
[詳細]2014-07-31
- 明清官窯仍將是拍賣會藏家追捧熱點

素有藝術品拍賣風向標之稱的2012香港蘇富比春拍已然落幕。其中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以2.786億港元成交,刷新了宋瓷的世界拍賣紀錄。
瓷器板塊一直是投資收藏領域的熱門板塊,從今...
[詳細]2014-07-31
- 春拍倒計時 預計市場平穩(wěn)過渡

2011年藝術品市場的表現(xiàn)一反常態(tài),在春拍的火爆之后,迎來的卻是秋拍的整體遇冷,市場全年呈現(xiàn)明顯的先揚后滯。在經(jīng)歷了這一喜一悲落差之后,人們不免對今年的藝術品市場充滿諸多猜想。藝術...
[詳細]2014-07-31
- 藝術品拍賣市場2012春意顯現(xiàn)

中國名瓷網(wǎng)獲悉:2012春拍市場春意顯現(xiàn)不斷.主要表現(xiàn)在價格普遍下調(diào),瓷器板塊升溫,以及良好的收藏潛力。拿剛剛落槌的2012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舉例,13個專場共上拍藝術品3186...
[詳細]2014-07-31
- 中國拍賣行業(yè)格局透析

中國名瓷網(wǎng)獲悉:近年來,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南北差異日益明顯,北京市場幾乎一家獨大。2009年,北京市場已經(jīng)占全國總量的6成以上。北京的“中貿(mào)圣佳”、“北京保利”、“中國嘉德”率領北方...
[詳細]2014-07-31
- 北宋汝瓷葵花洗為何拍場稱魁

今天上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中,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拍出了1.85億港元的天價。早在預展中便稱魁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終于不負眾望創(chuàng)出了汝窯拍賣的新紀錄。
這件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深...
[詳細]2014-07-31
- 拍賣:當代陶瓷漸成新寵

市場價格逐年走高
近年來,藝術品投資市場中,當代陶瓷越來越受青睞。據(jù)了解,景德鎮(zhèn)歷年來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陶瓷大師們的作品在市場最受追捧,其中精品的價格都已經(jīng)超過百萬元。...
[詳細]2014-07-31
- 從2012藝術品拍賣市場看“四最”

中國名瓷網(wǎng)獲悉:一年一度的藝術品拍賣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從各大拍賣公告、拍賣網(wǎng)站和收藏網(wǎng)站來看,各大拍賣公司近期紛紛周游列國,征集拍品。而各大媒體也使出渾身解數(shù)跟蹤報道拍賣市場的最...
[詳細]2014-07-31
- 勿被網(wǎng)絡拍賣的浮云,遮住望眼

中國名瓷網(wǎng)獲悉:由于資本和藝術的聯(lián)姻,時下的藝術品市場空前繁榮。拍賣,在藝術圈也成為了令人振奮又津津樂道的話題。但隨著拍賣場上縷縷報出一些“不厚道”的事件發(fā)生,不論是從作品征集,還...
[詳細]2014-07-31
- 以方寸之間,展現(xiàn)精湛工藝——記鼻煙壺

中國名瓷網(wǎng)獲悉:如今,鼻煙壺之所以受重視,除了本身的實用性外,還具有著送禮饋贈、身份象征等功能,自清代發(fā)展至今雖然只有三百年的歷史,因其小巧精致、宜于把玩,一直受到中西方博物館及收...
[詳細]20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