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鈞緣起
盧鈞承繼于傳統(tǒng)宋鈞,肇始于康熙帝年間,曜然于雍乾年間,光緒后期恢復而靈光乍現,建國后六十年代名噪一時,成熟于新世紀初期,于二00年被鈞瓷學者龍山居士界定一個專業(yè)術語——盧鈞是一種帶有顆粒狀或波紋狀的、釉色對比分明的鈞瓷,對比與景德鎮(zhèn)的爐鈞,在《追根尋源話鈞瓷》一書中進一步闡述。以下為盧鈞的一段傳奇故事。
靳輔見瑞
康熙親政初期,黃河泛濫、民不聊生,治理黃河、平定三藩、收復臺灣,成為朝廷的三大中心任務。由于獵奇心理、人們對戰(zhàn)爭的戲劇性給以了更多的關注,而實際上治理黃河的大事情卻是康熙帝難以忘卻的錮疾,以致于他不得不拿出足以發(fā)動戰(zhàn)爭的經費來治理河道。
首席治理黃河大臣靳輔接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來禹州祭拜治水先祖大禹。為了節(jié)減費用,他只身簡從來到禹州禹王廟。祭典時,發(fā)現禹王廟的大香爐釉色非常別致,隨后問寺廟主持,這種爐是從那里得到的。主持便講,這是一位名叫問天機的香客所捐,捐時并講,若有人問及該香爐時,他有至尊寶貝晉奉。
靳輔決定相約問天機。相見后,問天機便拿出了四件并不太大的瓷器,擺在了靳輔面前,言講,這是他的老師最近試燒成功的鈞瓷,是封山柱國之神器,祥瑞既出,當敬奉皇上,無奈,老師為前明遺老,不愿侍奉新主,敬請代勞。靳輔也是飽學之士,聽說禹州神后產鈞瓷,并且是唐宋時期的御用珍品,一年僅貢36件,可惜自己并沒見到過真正的鈞瓷。這些真的是鈞瓷嗎?他有些孤疑,看到問天機的不卑不亢,又凜然之舉,便決定先收下,然后請行家把關,再貢奉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