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門被外國人打開?實際恰好相反,正是中國人打開了西方的國門,中國人“炮制”了全球化的格局,卻在全球化的天羅地網(wǎng)中無所適從……”
脆弱的瓷器如何抗拒海上風(fēng)暴?
公元前15世紀,埃及女王哈特謝普林特,為了黃金和香料,組建艦隊遠航班圖島;與這一事件在時間上形成對稱,公元15世紀,哥倫布出于同樣的原因,尋找新航線。那么,是什么迫使剛剛坐上龍椅的中國皇帝朱棣迫不及待地派船出海,他打算用滿船的珍寶,換取什么呢?
青花的旅行是從昌江邊上一個古鎮(zhèn)開始的。這個以宋真宗“景德”年號命名的古鎮(zhèn),是青花瓷的出生之地。青花命中注定要在漂泊中度過一生。景德鎮(zhèn)距海岸線只有302公里,出窯的上等青花將順江而下,進入鄱陽湖,由九江進入長江,在長江口登上鄭和的帆船。
脆弱的瓷器如何抗拒海上的風(fēng)暴?我們無須為古人的智力擔憂。茶葉不僅是船上的重要貨物,而且也是不可或缺的減震工具,只要將瓷器置于裝滿茶葉的箱內(nèi),用厚而柔軟的茶葉將青花覆蓋,它們就可以高枕無憂。綿軟的茶葉是它們舒適的客艙,在這里,它們將對所有的風(fēng)險渾然不覺。
旅行的第一站是占城國的新洲港,也就是今天的越南歸仁港。從《鄭和航海圖》上,我找到了隨隊翻譯馬歡所描述的那個被當作地標的石塔。塔的下面,很快成為中國瓷器的聚集之地。青花出現(xiàn)在南海的天空下,精美絕倫的圖案在透明的陽光中更加令人恍惚。在占城人驚愕的目光中,它們被一雙雙陌生的手撫摸和傳遞。他們收下了青花,獻出了最寶貴的禮物——犀牛角、象牙、伽藍香……
越南中部會安省占城島附近,以及越南南部富國島海域發(fā)現(xiàn)的明代沉船,證實了上述事實的存在。船過爪哇、蘇門答臘,船上的瓷器日益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香料,諸如柏香、檀香、羅斛香,乃至價值連城的龍涎香--這種從雄性抹香鯨病胃中分泌出的蠟狀物質(zhì),在香水工業(yè)發(fā)達的今天更是身價倍增,每千克上等龍涎香的價值為1至4.5萬法朗,轉(zhuǎn)手出售給化妝品制造商,則可獲利6至10萬法朗。這是一千克黃金的價格。
芳香的氣息籠罩著船隊,使它們的旅行沉浸在嗅覺的快感中。那么,朱棣的快感,是緣于這些由遠航者帶回的奢侈品,還是向諸國賜贈物品并接受朝貢帶來的心理滿足?
有珍寶的人,才有資格與大明使臣交易
駛過蘇門答臘島西北的亞齊,才進入真正意義上的西洋。在前三次航行中,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是船隊的終點。青花瓷將在這里離開鄭和的船隊,部分瓷器在這里被商人轉(zhuǎn)運,踏上前往地中海的路途。
古里不僅是西方人向往的胡椒的產(chǎn)地,而且是一座自由港,國王宣布任何國家的船舶都可以在此停泊。無論對于東方還是西方船隊,這里幾乎都是它們旅行的極限,很多年中,這里都是東方與西方的接榫之處。當船隊開始返航的時候,各自船上的貨物,都將在對方的船上繼續(xù)它們的旅行。
從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十二月起,至翌年四月止,鄭和船隊可能一直停留在古里,一邊進行貿(mào)易,一邊等待季風(fēng)。我從《明會典》中查到了當時青花瓷器的交易價格:(青花白瓷)盤:每只五百貫;碗:每只三百貫;瓶:每只五百貫。根據(jù)當時國內(nèi)消費水準進行折算,這樣的價格已屬昂貴。按照當?shù)氐娘L(fēng)俗,他們的交易必須遵循某種慣例。交易之前,由一名宦官與對方的牙人(經(jīng)紀人)約定交易日期,屆時,他們將在約定的地點出現(xiàn),他們的身邊,是各自的寶物。
佐法爾曾經(jīng)是霍爾木茲的屬國,考古學(xué)家近年在這里進行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多次重建的清真寺、軍事戍堡等建筑遺跡,毀于1503年左右。法國考古隊從中發(fā)掘出1280片遠東陶瓷,時代約在14-16世紀。從時間看,其中包括鄭和艦隊運往波斯的中國瓷器。
大明船隊在阿位伯各國受到熱情的款待。阿丹國王甚至頒布了一道命令,要求只有擁有珍寶的人,才有資格與大明帝國的使臣進行貿(mào)易。于是,鄭和船隊用他們攜帶的青花瓷器、檀香木、胡椒,交換阿丹國的貓眼石、紅寶石、大型珍珠、珊瑚、琥珀等珠寶以及一些珍禽異獸。此外,蘇丹還敬獻了一些特殊的禮品:兩條珠寶鑲嵌的金帶、一頂鑲有珍珠和寶石的金帽、兩支號角,以及嵌刻在金葉上獻給大明皇帝的一封特殊的表文。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