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景德鎮(zhèn)不但是中國,而且是世界的制瓷中心,生產大量精美的青花瓷、五彩瓷、克拉克瓷、琺瑯瓷、粉彩瓷、紋章瓷、顏色釉瓷、雕塑瓷,主要有餐具、茶具、啤酒具、咖啡具、陳設具、燈具、文具、寢具、坐具、衛(wèi)生具,通過廣州的牙行、十三行、歐洲各國的東印度公司,由海上陶瓷之路銷售到歐羅巴大地。大航海時代,葡萄牙第一個直接和中國進行瓷器貿易,1517年,皮雷斯率領第一個葡萄牙使團來到廣州,開始了中歐官方的第一次正式接觸,使團的通事火者亞三來自景德鎮(zhèn),“乃江西浮梁縣人也”,從使團的規(guī)格、性質、屆次看,是特意的安排。西班牙、荷蘭、法國、德國、英國、瑞典、丹麥等國緊隨其后,并各自建立東印度公司,葡萄牙的“圣地亞哥號”、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法國的“昂菲特里特號”、英國的“馬克列菲爾德號”、瑞典的“哥德堡號”等,都是歐洲著名的商船,甚至出現了運輸華瓷的專門船型一一克拉克船。
景德鎮(zhèn)瓷器何時輸入歐洲尚不可考,但成規(guī)模輸入,始于葡萄牙人東擴大。
規(guī)模輸入,始于荷蘭東印度公司。據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記錄,1602-1657年,訂購華瓷達300萬件,主要是景德鎮(zhèn)瓷器,1635年,將木模送到景德鎮(zhèn)要訂制。17世紀以前,華瓷的造型裝飾絕大部分是中國模式,17-18世紀,造型裝飾主要是西洋模式,景德鎮(zhèn)瓷器大量地輸入歐洲,由沿梅到內地,由王宮到市井,由圣物到凡物,由宗教到藝術,景德鎮(zhèn)瓷器風靡歐洲,以其胎質堅硬、聲音清脆,釉色多變、圖案豐富,形制規(guī)范、功能多樣,而具有視覺的美、觸覺的美、聽覺的美、味覺的美,廣泛影響歐洲國家的社會生活,進化了人類物質和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