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識折射出慈禧的人生軌跡
慈禧用瓷有“大雅齋”、“長春宮制”、“儲秀宮制”、“體和殿制”、“樂壽堂制”款的瓷器。追名溯源,這些瓷器都與慈禧在宮中不同階段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慈禧初進(jìn)宮時居于儲秀宮,在這里生下咸豐的獨(dú)子同治,倍受恩寵,地位日隆,慈禧一生對這一段生活非常留戀。自熱河回宮后,為便于垂簾聽政,慈禧移居到皇帝寢宮養(yǎng)心殿后殿西耳房內(nèi)的平安室。同治年長后,慈禧遷往長春宮。由于留戀初入宮時居住過的儲秀宮,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50大壽時重又搬回儲秀宮,連接翊坤和儲秀兩宮的體和殿成為慈禧進(jìn)膳用茶之地。慈禧晚年在寧壽宮內(nèi)的樂壽堂居住,頤和園內(nèi)的樂壽堂也是常住之所。綜上所述,慈禧入宮后的生活軌跡是:儲秀宮-平安室-長春宮-儲秀宮、體和殿-樂壽堂。因此傳世的同治、光緒瓷器上常見的署“儲秀宮制”、“長春宮制”、“體和殿制”、“樂壽堂制”款識的都是慈禧的專用瓷。
至于“大雅齋”款的淵源則有些撲朔迷離。光緒時期有一大批署“大雅齋”和“天地一家春”、底書“永慶長春”款的粉彩瓷,據(jù)專家考證,這批瓷器也是專門為慈禧燒制的,理由是“大雅齋”是慈禧的私人堂款。因清人吳士鑒在其所著《清宮詞》中有“大雅齋中鳥折枝,丹青鉤勒仿笙熙。江南供奉雖承旨,不及滇南女畫師”的詞句。其詩后小注中有“大雅齋孝欽自署齋名也”等語,“孝欽”即慈禧太后。許多專家大多據(jù)此推斷,“大雅齋”是慈禧的齋堂室名,是慈禧寫字作畫的地方。此外,在故宮博物院的書畫藏品中,慈禧的書畫作品上常鈐“大雅齋”和“天地一家春’印。在慈禧傳世的印章中,也有多枚形狀各異的“大雅齋”印和“天地一家春”印,這也證明“大雅齋”是慈禧的私人堂款。清宮造辦處內(nèi)還登記有一塊“大雅齋”匾,說明當(dāng)年宮內(nèi)確有“大雅齋”。
而“天地一家春”由于圓明園被焚而無處尋覓。咸豐帝喜住圓明園,年初入園,冬至還宮,園內(nèi)有一組建筑是咸豐后妃們的行宮。許多稗官野史上說當(dāng)年園內(nèi)有“五春爭寵”,所謂“五春”指天地一家春、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牡丹春。慈禧曾在天地一家春居住,有人考證,慈禧在此獲寵,故終生不能忘懷。不管野史如何演義,“天地一家春”為圓明園內(nèi)一處建筑是無疑的,此處的生活是慈禧人生中的重要經(jīng)歷也是無庸諱言的。
無論是“大雅齋”,還是 “長春宮”、“儲秀宮”、“體和殿”、“樂壽堂”款的瓷器,都是慈禧生活用瓷,從器物器型到顏色紋飾都充滿了女性特色,秀麗精巧,典雅柔和。慈禧用瓷中花盆占了很大的比例,這與她酷愛鮮花是分不開的。慈禧御前侍女德齡在《清宮二年記》一書中說:“太后除掉權(quán)勢貨財外,花卉也許就是伊最寶貴的嗜好品了。”在清宮舊藏的許多幅照片上,慈禧都在擺滿鮮花的廳堂內(nèi)或坐或站。蘭花、牡丹、菊花為慈禧最愛,慈禧乳名蘭兒,蘭花自然是寵花之首。當(dāng)時不僅宮內(nèi)苑圃中栽種各類蘭花和牡丹,慈禧衣服上也常繡蘭花和牡丹圖案。光緒年間舉人徐珂在《清稗類抄·豪侈類》一書說:“孝欽常御之服為黃緞袍,上繡粉紅大牡丹花?!贝褥灿煤\娷娰M(fèi)修建頤和園,頤和園三海以南海為最,遍海皆荷花。園內(nèi)有三四千盆菊花,種類在八九十種以上。慈禧用瓷中有如此多的花盆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她所用的盤碗碟勺、筆筒魚缸、粉盒渣斗等日常用瓷也都是用花卉紋裝飾的。這些繪飾著鮮花的瓷器是女柔美天性的見證,展現(xiàn)了這位政治強(qiáng)人柔美的一面,當(dāng)然也耗盡民脂民膏。
慈禧用瓷顏色艷麗而豐富,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諸色用盡?;ɑ芏嘤蒙匾r托,淺地艷花,艷地淺花,和諧呼應(yīng)。瓷器紋飾繁復(fù)而熱烈。若是單飾牡丹,便是盛開的、怒放的,張揚(yáng)而熱烈。若是多種花卉并飾,則雜而不亂,多而不擠。不少花卉紋中還繪有小鳥,充滿靈動之氣。畫工細(xì)膩而精致。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