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南方出了個兇惡的蚩尤,他帶著許多人,竄過長江,又竄入黃河,燒殺搶掠,鬧得人們難以安居樂業(yè)。黃帝幾次帶領(lǐng)將士猛攻猛打,才把宣尤打敗。最后眼看就要把蚩尤捉住,不料他突然跳出重圍,“ 嘀嘀嘀”地噴出團(tuán)團(tuán)霧氣,趁黃帝的將士看不清.蚩尤一溜煙挑回去,休養(yǎng)夠了又來鬧事。怎樣才能把蚩尤擒拿,永除禍根呢? 黃帝為這事思來想去, 后來,他聽說青城山上的陶正——寧封,有煙霧不迷、火中飛行的本事,便動身來青城拜請寧封。
那時候的青城山,到處是懸崖陡壁,黃帝爬呀爬呀,好不容易爬到半山。一打聽,才知道寧封還住在更高山上的朝陽洞里。黃帝不顧疲勞,快步登山,終于望見了朝陽洞。這洞子在一道深谷對面的巖壁上,巖下是一眼望不見底的急流,多看一 看,便覺得頭昏眼花,心驚肉跳,只有一根爛朽朽的枯樹倒在兩巖間,若從這朽橋上過去,是會丟命的。黃帝沒把生死放在心上,拉開大步,從枯樹上走了過去。轉(zhuǎn)個彎,在又一個橋頭,見著位拄著一根撥火棍的白胡子老頭。黃帝上前一問,正是寧封。他們相會的地方,就是現(xiàn)在青城山白云溪畔的訪寧橋。寧封見黃帝那么誠懇,那么尊重他,心里萬分感動,就在這個橋頭共商了戰(zhàn)勝雖尤的計策。說得高興時,寧封還在旁邊一座高峰上,演了一場煙霧不迷、火中飛行的本事給軒輟黃帝看,那座山峰今天叫做“軒輾峰”。
再說雖尤每回?fù)v亂,每回都吃了敗仗。雖說他只能靠那點(diǎn)吐霧的邪法來保全性命,但心實不甘,總想撈點(diǎn)好處。這回,他一見黃帝出現(xiàn)陣前,便惡狠狠地挺著長矛沖了過去。哪知這回東闖西竄,總是有人在他背后追殺。他掉頭一看,正是揮舞撥火棍的寧封老人。最后, 蚩尤實在戰(zhàn)不過寧封,便又張開大口,吐出濃霧和火焰,直向?qū)幏庖u來。這時,寧封便使出看家本領(lǐng),騰空躍起,一棍從蚩尤的頭頂劈了下去。這個無惡不作的大壞蛋,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軒輟黃帝大喜,要把寧封留在身邊做大官。寧封說:“ 我是個做彩陶的手藝人,請黃帝還是讓我當(dāng)個陶正,回青城山去做陶燒窯吧!” 黃帝說:“ 你助我除了蚩尤,拯救了天下生靈 ,三山五岳都樂享太平。以后,三山五岳都要你衛(wèi)護(hù),三山五岳都離不開你呀!”便叫寧封當(dāng)“五岳丈人”氣統(tǒng)管和守護(hù)三山五岳。人們從此尊稱他為“寧封丈人” 。
為了紀(jì)念寧封為民造福的功績,后人把青城山叫做“丈人山”,把早年寧封燒陶的那座山峰叫做“丈人峰”。在丈人峰下修起了“丈人觀”——它就是現(xiàn)在的“建福宮”。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