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廠前就是御窯廠督陶宮的衙門前,在頭門外有一片開闊地,春節(jié)元宵這里有各種雑耍和生意攤子,五花八門布滿場地,大人、小孩及鄉(xiāng)下人熙熙攘攘十分熱鬧。
(28)俗稱“補窯店”是修建窯工人組織的所在地,窯戶老板請家擋窯店不能隨意選擇,要看老根子在何處,即所謂“窯腳”,新做的窯則可選擇,訂定后永遠不能變動。
(29)坯房在中秋節(jié)休息一天,老板按八至十人壹桌供應豬肉四斤和瓜子鮮蛋,黃花,木耳,潥粉,粉絲,咸魚,竽頭,青菜十樣菜肴,另加四十個銅錢作酒錢,每人一只生糖酥,一只扁麻酥。
(30)農歷十月廿六人工節(jié),窯戶老板定好了明年各工種后,工人向老板借定錢叫“扯八升”,即臘月給八圓,到第二年六月按給拾圓錢在工錢中扣除,工人為了辦事和有錢返鄉(xiāng)過年,只有接受。
(31)臘月十三日以后花朝前坯房老板要繼續(xù)做或提早開工的叫“春窯”全部應在二月十五日結賬作一結束。另應付給每個工人雙份起手錢,叫“小酒錢”。飯食由老板派人送至坯房。
(32)九皇是人皇的別稱并九人,景德鎮(zhèn)工人,市民派輪叩有九皇宮兩座。農歷八月三十日信奉九皇的行幫及居民討餐,九月初九開齋,九天之內吃素,日夜香火不斷。
(33)端陽節(jié)這天,坯房老板供給工人每人兩只粽子,兩只咸蛋,八至十二人一桌的十碗頭“黃瓜酒”席也稱“雄黃酒”,工人從初四到初六這天做四板坯。
(34)童慶社是燒煉工人會幫組織名稱,二十年收一次徒弟,叫“開禁”。這時上了名冊的徒弟可從小夫手升到把樁師傅,稱為“長做”。
(35)做好瓷坯,放在料板上,工人左右肩各扛一板送往窯里,路上行人不小心撞翻了,則要請工人上菜館或飯館給予賠償。
(36)農歷二月十五日坯房開工叫“花朝起手”,老板要辦“起手酒”付給每個工人三十二個銅圓,又叫“起手錢”,這天做坯師傅按例規(guī)祇做四扳坯。
(37)七月“變工節(jié)”老板另換做頭師傅,則要請師傅上館“吃大茶”即炒盤子喝酒,停工柒天,調整生產。
(38)從事瓷業(yè)的工人死后,限于條件,不能扶棺返鄉(xiāng),由行幫料理,各行幫均買有墳山,山上立有大石碑,上書“某某泣義祭總墓”字樣,清明前后柒天各自幫會舉行掃墓,掃墓后返袧堂、會館吃酒。
(39)臘月廿四日一過有的坯胎未燒完,生意不好,燒窯戶就到各做窯戶組織剩余的坯湊成一窯燒煉叫“撞火窯”,成本消耗一窯一清,工人要增加補貼,叫“包子錢”。
(40)坯房地面上,坯車上的臟瓷土堆積厚了。工人要清理出。賣給做粗瓷器的小老板,叫“賣撿渣”。這筆收入是工人的外快。
(41)農歷十一月坯房老板除要給每人的“冬至酒錢”外,并停工一天,不停工則加四兩豬肉錢,叫“買冬至”。
(42)燒窯老板在臘月必須確定把樁師傅,把樁的定了事,則由他去請窯里各腳工人。裝坯工人也在此時由老板定好“做頭”的。再由做頭的請定其它工人。
(43)搬運行業(yè)由把頭操縱,從事這個行業(yè)的工人須交兩塊銀圓給把頭,才允許參加叫“買扁擔”。除此還有搭扁擔的規(guī)矩,即每個人抽出搬運力資的三分之一舊把頭。
(44)農歷臘月廿四一過,每天都有迎年的,各地的風俗在景德鎮(zhèn)形成了一個大觀,如南昌在臘月廿五日過小年,都昌一部份余姓和邵姓在廿八日過豆腐年,還有的在野外砌大灶,蹲著吃大鍋菜過年。
(45)開窯的瓷器有些破損的,集中起來賣給收破瓷器的小商店,修補再賣叫“收爛產”,賣爛產的錢由工人平分,但老板娘須得一份,叫花粉錢。
此外,在景德鎮(zhèn)陶瓷習俗中,還有行業(yè)神崇拜現(xiàn)象。瓷業(yè)工人除根據各自的信仰供奉觀音、許真君、關公和天后娘娘之外,在景德鎮(zhèn)瓷業(yè)里,還有自己的行業(yè)神,如高嶺土神、窯神等。這些行業(yè)神,都是瓷業(yè)工人供奉和祭拜的對象。
雖然有點長,但想象置身其中與歷代景德鎮(zhèn)人一同感受這些色彩斑斕、絢麗多姿的陶瓷世界,讓人快慰。如今的景德鎮(zhèn),把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和現(xiàn)代文明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每一塊木頭、每一把椅子、每一個角落都那么有神韻,同時又整潔有序,去過景德鎮(zhèn)的人一定會被其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所震撼?,F(xiàn)代景德鎮(zhèn)的制瓷工藝繼承了傳統(tǒng)的技法,吸收和借鑒了國內外的精華,把陶瓷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理念有機結合,使陶瓷制作達到了一個又一個高度,景德鎮(zhèn)利用名人、名作、名窯、名作坊,挖掘傳統(tǒng)制瓷手法,充分發(fā)揮人才資源優(yōu)勢,積極營造瓷都濃厚的陶瓷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