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繪畫是一種藝術實踐活動,運用線條、色彩、造型和構圖,依據一定的形式法則進行搭配組合,在瓷器胚胎完成傳達精神內涵的任務。完成繪畫作品不僅是表現(xiàn)形式的作用,而且還要有內容的體現(xiàn),精神內容的傳達,即所謂的繪畫主題。繪畫的內容與形式,密切相連,形式是觀念、情感和技術的體現(xiàn)。由此看來繪畫語言實際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內容的有機融合。所以,對陶瓷繪畫語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廣度是檢驗畫家藝術水準高低的標準。由于不同的藝術家對繪畫語言具有不同的運用,必然會產生多姿多彩、風格各異的陶瓷作品來。
無論何類畫派的藝術家,他們都是借助其獨特的語言形式來完成作品的情感體現(xiàn)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繪畫語言的不同運用,則產生出不同風格的繪畫作品。中國畫崇尚文、意、趣,而這一切都是通過筆墨技巧來體現(xiàn)出來的。在這里,筆墨本身不是“具象”的,相對具體塑造的藝術形象來說,它是形式的因素,但卻有著引起形象的聯(lián)想和意趣的感受的功能。正如藍色和紅色能引起冷暖的視覺感受一樣,在宣紙上粗糙的干筆能引起樹干及老人似的蒼老的視覺感受;水分飽滿、行筆流暢的筆跡能引起春天般滋潤的視覺感受;而在陶瓷的特殊材質上;陶瓷本身這光滑而細膩的胎質就不同了,光滑的表面使之落筆不穩(wěn),堅硬的表面并不像宣紙的那樣吸水和有附著力,燒出來的顏色和質感等等,實際上何止這些,臨池潑墨,變化萬千,風雪晴雨,因人而異。藝術家們?!敖韫P墨以寫天地”。通過構思構圖,合理運用筆墨虛實、水韻、墨色和運筆而產生的肌理形成有個性的繪畫語言。中國畫家歷來認為畫必須有筆墨,無筆墨就不能成畫。并且陶瓷技巧,還要與表現(xiàn)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產生好陶瓷作品。這種代代沿襲的藝術法則即所謂傳統(tǒng),已成為中國所獨有的陶瓷繪畫語言。
當繪畫喚起人類的審美情感時,作用于人們的是一種繪畫所獨有的語言形式。繪畫語言由多種要素構成,這里涉及到的視覺因素有:點、線、形、光、色彩?!包c”:是最小的視覺實體,對于探討視覺形式的作用,點是一個很好的著手處。一個可視的點是一個吸引視覺注意力的小元素,點既可以被表現(xiàn)出來,也可以被暗示。它可以構成一個情趣的中心或一幅構圖中被強調之處。點,在東方哲學中,具有最大的內張力和最大的延展性。從點出發(fā),可深入、可輻射。點——解釋一切,代表一切?!熬€”:線可以被描述為運動軌跡,它是一個可視的行動軌跡,一條線表現(xiàn)著劃線的人或物的精神。一幅畫的筆觸,穿過風景的一條蜿蜒的河流,被撕破的線的參差不齊的邊緣,一個草葉的曲線,這每一條線正如同每一位畫家或書法家的充滿個性的、富有表現(xiàn)力的線條一樣,是獨具特色的。在視覺藝術中,線條一直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極富有意味,在中國的繪畫藝術中,線條的功用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事實上,陶瓷繪畫在相當程度上是以富有骨氣韻味的線條來取勝的。線條的運用,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愈來愈有含蓄性、表現(xiàn)性、象征性與抽象性。線條形狀各異,功能有別。“形”:形是關于一種被視為平面的存在形式,即一種二維的空間區(qū)域或平面是一種剪影或陰影形式的外觀。當一條線勾畫出一個區(qū)域或當一個面積表面的顏色或肌質發(fā)生變化時,其面積與周圍的面積相分離,形便成了可視的存在。千變萬化的形可被概括為兩大類,即有機形和幾何形,雖然二者之間有明顯的界限。在自然界大部分形是有機形,它是柔和的、輕松的、曲線性的和無規(guī)律的。在人的視界中最普通的形是有機形、生硬的、刻板的、有規(guī)律的,而且常常是長方形的??偠灾?,形這個詞表示了人眼感覺到的客觀事物的外部形態(tài),所以又稱為視覺形。另外,光與色彩也是繪畫藝術最主要的造型因素。點、線、形、光、色,作為繪畫藝術的構成要素是相輔相成和不可分割的。在繪畫實踐過程中任何顧此失彼的表現(xiàn)方式都會有損于整體美。
陶瓷繪畫語言是通過色彩、線條、光色或瓷器的渾然天成組成一件作品所有的其他因素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出來的。陶瓷繪畫語言是有機的形式體現(xiàn),它是構成繪畫藝術多種可視因素的總結構。就繪畫而言,它是一種在長乘寬的二維平面上利用形、色、肌理或者說利用點、線、面或黑、白、灰及色彩、肌理等手段來傳達人類或藝術家對精神文明的追求。在符合它自身規(guī)律的前提下,用什么樣的方法表達、怎樣表達和表達什么都是值得探索和嘗試的,沒必要用既有的定式或各類來界定,陶瓷繪畫是人類藝術追求的其中一種方式,那它自身就有其獨特的語言和表達技巧,單就繪畫而言不同的表現(xiàn)題材和不同的工具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規(guī)律、表現(xiàn)語言和表現(xiàn)方式,只要是符合繪畫本體的藝術規(guī)律的任何題材、任何語言、任何表達方式,只要對人類的精神文明起到積極向上的推動作用,只要符合人類追求的審美理想,任何繪畫語言方式都應該探索,都應該允許存在和發(fā)揚,從這個意義上講,藝術家個人的角度、個人的偏執(zhí)和偏見、個人的獨特的風格面貌都是最可貴的。
觀照陶瓷繪畫中的情態(tài)與語言形態(tài),藝術家們總是尋求繪畫觀念和語言上的轉型,不斷地揚棄自己繪畫語言上那些不純凈的和停留在生活表面上的東西,從而在陶瓷繪畫語言、繪畫圖式、繪畫動機等方面都出現(xiàn)了新的形態(tài)。完善和形成有個性的繪畫語言成為藝術家們的孜孜以求,不停地探索繪畫形象與象征符號的關系等問題?,F(xiàn)代藝術的演變和發(fā)展不僅在多層次上探討了藝術的本質問題,同時也極大地豐富和創(chuàng)造了人類的視覺形象語言,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觀察世界的審美方式。陶瓷繪畫語言的構成除視覺因素的形、光、色外,在另一層面上看繪畫語言也是一種精神產物,繪畫本身也傳達了一種觀念,陶瓷繪畫不應只是僅僅停留在技巧和形式的探索之中,它是將技巧、知識、直覺和感情與材料融合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品是精神和物質的結合。藝術家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題材范圍、不同的表現(xiàn)工具、不同的表現(xiàn)語言和表現(xiàn)方式不斷地豐富人類的藝術追求,那景德鎮(zhèn)人的繪畫藝術必將燦爛輝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