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南長沙市銅官鎮(zhèn),又名銅官窯。以燒制青瓷為主,兼燒少量的白釉、褐釉、醬釉、綠釉和藍釉等,是唐代南方的重要青瓷窯。其產(chǎn)品特征和鑒定要領(lǐng)是:
(1)胎呈灰白或青灰色,少量黃褐和微帶紅色,后者往往再敷一層化妝土。胎體較疏松。
(2)釉色多種,以青釉為主,青釉青中帶黃色者為多。釉面均有細小紋片。
(3) 產(chǎn)品以盤、碗、碟、杯、壺、瓶、燈等日常生活用品為主,還有豬、羊、馬、獅、青蛙等玩具。器物造型前期豐滿端莊,線條圓潤柔和;后期趨于秀麗。以壺為例, 前期腹體圓渾,短頸,卷唇或唇外折,多棱短流,單曲柄,條形橫系豎系。后期多為瓜棱腹,喇叭口,細長頸,圓管長流,雙曲柄,模制印花耳系。
(4) 裝飾技法有釉下、釉中彩繪及印花、貼花、彩色斑點等。釉下、釉中彩繪初期形式是單一的褐彩,繪以簡單草率的花草紋,以后逐步演進到褐、綠兩種彩色,一種是 以筆直接繪畫紋飾,另一種是在胎上先刻劃紋飾輪廓,然后在刻線上填繪褐綠彩。以彩色斑點作裝飾較普遍,始飾以大圓斑四組,漸變?yōu)樾“唿c組成的紋飾,大圓斑 有褐色、褐綠色兩種,小斑點則多數(shù)為褐綠或褐藍相間的紋飾。貼花多裝飾在壺、罐腹部,題材有人物、鳥獸、雙魚、葡萄和圓景等,在紋飾上多施以醬釉圓斑。晚 唐出現(xiàn)印花裝飾工藝,主要見于盤、碗、碟的器內(nèi),紋飾以花卉居多,較簡練。此外,以詩和商品宣傳文字為題材的裝飾也多見。
(5) 碗、盤、碟一類器物采用疊燒,器心與器底均無釉露胎,很少使用支具墊燒,故燒成后一般都不存在痕跡,僅個別噴心發(fā)現(xiàn)3枚支釘痕,其中一部產(chǎn)品在露胎部分加 彩遮蓋美化。此外,盤心有作方塊狀露胎的。盒類器物平底外凸,口沿及底無釉露胎。罐類器物則平底內(nèi)凹,一般器外底中心有釉,中心以外無釉露胎。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