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手感是一個復雜、細微而又微妙的感知體驗和對比、思辨的經(jīng)驗積累過程,盡管會因人有異,但也必然異中有同、小異大同。
1、輕重感。
瓷器的輕重是相對的、比較的、動態(tài)的存在,沒有絕對的標準,因而需要大量的上手實踐和感知揣摩,才能最終形成既貼近客觀真實又有個性差異的“輕重感”。
2、干濕感。
瓷器的年齡不同、衣著不同,在相同的溫度、濕度情況下,捧在手里其干濕感卻明顯不同。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古瓷會出汗”。
3、潤澀感。
新舊瓷器潤澀感的差異十分明顯和巨大:
老的瓷器(起碼應在百年以上)不止是有著觀感上形制和做工方面的圓潤感、釉質(zhì)和釉色方面的溫潤感、胎體和胎質(zhì)方面的濕潤感,而且手感上也非常地朗潤、爽潤、舒潤和溫潤,無論是?;雀叩倪€是低的,無論是脫玻度多的還是少的,無論是透明釉的還是乳濁釉的,無論是單色釉的還是多色釉的,無論是釉層薄的還是釉層厚的,無論是釉上彩的還是釉下彩的,無論是有文飾的還是無文飾的,無論是撫之若錦的還是摸之如玉的,無論是完整無缺的還是殘破不全的,無一例外地越古越潤、越老越爽。
新的瓷器,無論是蒸煮還是燒烤,無論是打磨還是涂藥,無論是土埋還是海泡,任他絞盡腦汁、搜索枯腸、百計千方也終究全都無濟于事,諸多努力也許能蒙騙人們觀感,但絕對欺騙不了人們的手感!新瓷的生澀感、滯澀感、阻澀感是絕對不可以人為地令其跨越歲月的年輪的,拔苗助長只能適得其反!
綜上所述我們約略可知,正確、精準而系統(tǒng)的手感對于迅速而準確地甄別、鑒定瓷器的年代、窯口、性質(zhì)和品位有著無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定條件和情況下,手感的可靠性、正確性和精準性甚至可以超越觀感,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矯正、糾正和避免我們的誤認與錯判。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