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大元帆影――韓國新安沉船出水文物精華暨康津高麗青瓷特展”在浙江杭州隆重開幕。 距今600多年的新安沉船中保存了大量來自中國的文物珍品,見證了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時期?! ?/span>
據(jù)悉,新安沉船是公元1323年左右(元朝)從浙江寧波駛向日本的一艘海外貿易商船。船上滿載著中國、日本、韓國以及其它東南亞國家貨物,因意外沉沒,于1975年在高麗新安(今韓國新安)外方海域被發(fā)現(xiàn),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最有價值的古代商貿船之一,它的發(fā)現(xiàn)震驚了全世界。沉船中保存了大量來自中國的文物珍品,共發(fā)掘出了兩萬多件青瓷和白瓷,兩千多件金屬制品、石制品和紫檀木,以及八百萬件總重達28噸的中國銅錢,堪稱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奇跡?! ?/span>
展覽將持續(xù)至3月3日,約285件(組)文物在浙江博物館亮相,除新安沉船出水文物外,還有各時期高麗青瓷89件,見證了那一時期繁盛的浙江以及當時中國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間的相互交流與影響。
與此同時,由浙江省博物館舉辦的 “2012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中國古代瓷器輸出及文化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也拉開帷幕,這是第一次在中國境內以高麗青瓷為研究對象進行專門的學術探討。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地區(qū)以及韓國、日本、越南、泰國、英國、新加坡、德國等國家和地區(qū)的七十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會議共提交論文46篇,有20余位學者作了大會發(fā)言。
據(jù)悉,會議研討內容主要涉及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新安沉船及出水文物研究、高麗青瓷研究、沉船及絲綢(陶瓷)之路研究、海外出土及收藏瓷器研究、外銷瓷及其窯業(yè)技術、茶葉和錢幣研究、航海技術及航海史、金屬器的對外傳播和影響、東亞儒家文明區(qū)的產生過程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