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開幕的第八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shù)博覽會,今日下午15點正式落下帷幕。據(jù)介紹,民博會在首日就吸引了8.9萬人次參觀,成交額達97.6萬元。到昨日(12日)成交額達到683萬元,參觀人數(shù)達16.7萬人次。截止到閉幕,展會期間,總?cè)肆髁窟_120.6萬人次,總成交額3608.9萬元。
下面我們回顧一下本次民博會令人嘆為觀止的場面。
一、最大“鳥籠”。
鳥籠高120厘米,直徑80厘米,由老撾大紅酸枝制造,是長春工藝品中,最大的“鳥籠”。
二、畫師美女背上作畫。
兩位頭戴面具的長腿美女坐在舞臺中央。兩位畫師在她們背上作畫。稍后模特還將走秀表演。
三.“趙本山、葛優(yōu)”面塑形態(tài)逼真。
“趙本山、葛優(yōu)、馬三立、愛因斯坦、憨豆先生”等面塑作品,表情逼真,極富喜感。據(jù)這些面塑的制作者白先生介紹,一件人物面塑的制作時間大約2個小時,只要有人物照片,他就能做出來。他在面里加入水粉顏料,這樣人物做出來就有各種顏色。另外面塑中還加入了防腐劑,防裂劑等化學原料,防止發(fā)生霉變,可長期保存。
四、海鮮餐桌,垂涎三尺。
這張餐桌上有一層透明玻璃,透過玻璃可以看到下面有大龍蝦、螃蟹、扇貝,都是木頭雕刻而成。只不過這些海鮮不能吃,都是木頭雕刻而成。餐桌周圍還有8把椅子,椅子上也雕刻著魚和海草。據(jù)展商介紹,這張海鮮餐桌是原材料采用印尼的雨木,雕刻耗時1年多時間。
五、45幅珍貴的老電影原版海報集體亮相長春民博會。
六、電烙鐵“烙”出玉米葉子畫
你一定見過油畫、水墨畫,但是你見過用玉米葉子做成的畫嗎?在民博會5號館內(nèi),20多幅玉米葉子畫成為了現(xiàn)場最特別的工藝美術(shù)品。
據(jù)介紹,作者到了夏天,到農(nóng)村采摘的最好玉米葉子;到了冬天,用烤玉米剩下的葉子,都把它們收藏回家,作為創(chuàng)作的原材料。玉米葉子要經(jīng)過80℃的高溫進行定型,稍不注意就會把布給燙壞了,所以速度要快,要毫不猶豫地將電烙鐵按下,快速地將其拿開,否則布就會被燙壞,一切就都前功盡棄了。
當然,本屆民博會的看點遠不止如此。據(jù)悉,本屆民博會打造了特色鮮明的6個主題館20大展銷區(qū),及5個相關(guān)主題活動展示區(qū)。其中1號館為名優(yōu)特企主題館;2號館為國際精品、陶藝、繡品藝術(shù)主題館;3號館為玉石、珠寶藝術(shù)主題館;4號館木藝、根藝主題館;5號館為工藝品主題館;環(huán)廊為文房四寶、名家大師作品、紫砂主題館,設(shè)吉林省地州民間藝術(shù)品區(qū)、核藝展示區(qū)、名家書畫區(qū)、名石奇石區(qū)、民族服飾區(qū)、烏克蘭油畫精品展區(qū)、民間絕活扶貧救助演示區(qū)、中國民間民俗特色食品茶藝區(qū)。
固然,民博會的確是民間藝術(shù)的一次大的盛會,不僅包含著藝術(shù)品的展示,也包含了民間藝術(shù)的挖掘和弘揚,更承載著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繼承。但你不得不承認,它同時也包含著濃厚的商業(yè)氣息。展館林立,奇石異木、古玩珍品羅列其中,眼花繚亂之余,魚龍混珠者大有人在。倘若,你奔著各地土特產(chǎn)品,風味小吃、民俗表演、手工藝品而來,與商家討價還價,在此游玩,淘寶一番,無可厚非。如若真要搞收藏,58萬元的海鮮餐桌,你敢買嗎?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