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將迎來百年誕辰。國博副館長陳履生表示,國博百年之際將有各種大型展覽相繼舉行,其中大英博物館將獻上“瓷器精品展”厚禮,148件套精美瓷器將再現(xiàn)16世紀和19世紀時期中國與歐洲的貿易及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其中還包括汝窯瓶和元代花瓶等。
汝窯瓷,對于收藏瓷器的人來說并不陌生。汝窯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視為魁首,自古流傳甚廣。歷史上南宋人葉宥在《坦斎筆衡》中就有記載“本朝以瓷器有芒不堪用,隨命汝州造青瓷器,……汝州為魁?!钡搅嗣鞔旮G的低位依然很高。明代王世懋在《二委酉譚》中寫道“宋時窯器以汝州第一,而京師自置官窯次之?!?/span>
古人的這些記載,對后人產生了很大影響,收藏宋瓷的人,言必稱汝窯。但由于汝窯燒造時間很短,所以存世也非常稀少。根據已有的統(tǒng)計,全世界有記錄可查的汝窯大約有67件,大部分都陳列在世界級博物館里。臺北故宮是汝窯最為集中的地方,現(xiàn)在精確的統(tǒng)計是21件,其余的分布在北京故宮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大維德基金會。對于喜歡收藏宋瓷的人來說,也許親眼看一下汝窯瓷都是難得的。
這次中國國家博物館在7月9日百年誕辰之際,與英國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合作推出“瓷韻:大英博物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瓷器精品展”可以更好地向世人展示歷史上那段鮮為人知的中歐瓷器貿易以及中國對歐洲陶瓷業(yè)發(fā)展所產生的影響;此次展覽涵蓋了明代早期外銷瓷、西方在中國定制瓷器以及清代中期歐洲仿制的瓷器,再現(xiàn)了16世紀和19世紀時期中國與歐洲的貿易及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但是這樣的國外引進展覽的意義僅僅如此嗎?
中國的一段特殊歷史,使得許多珍貴文物流入歐洲,其中陶瓷就是主項。這次的展覽很讓人興奮,因為我們可以引以為豪地說“看吧,我們偉大的發(fā)明對歐洲產生了多大的影響”;這次的展覽也很讓人激動,因為我們可以難得的目睹1000年前汝窯瓷的風采,更何況它是如此的稀有;同時我想我們也應該汗顏,為什么我們的汝窯瓷卻靜靜躺在國外的博物館里。也許正是基于于此,許多收藏家加入到了海外回拍文物的行列,對于他們來說,只有珍貴文物的陸續(xù)回歸,才可以為中國近代史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