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芙蓉》是一部美國浪漫愛情喜劇片,當時它的出現(xiàn)掀起了好萊塢歌舞片的盛世,堪稱美國電影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在驚嘆于音樂、幽默、愛情、水上舞蹈等宏大的場面情景的同時,我卻被其中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所吸引。影片中身為作曲家的男主角史蒂夫向美麗多情的姑娘卡羅琳暢想二人的小屋,“……屋子里擺滿了我祖母的瓷器,她一定會全給我們的,她一定喜歡你的”。影片中這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恰恰真實反映出了中國瓷器當時對西方乃至世界的影響。
瓷器是中國古人的一項偉大發(fā)明,作為中國工藝美術(shù)的瓷器,在某些國家的某一時代,曾經(jīng)深刻影響了他們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爸袊痹谟⒄Z中之所以被稱為“China”即瓷器,無疑是因為中國瓷器文化在世界產(chǎn)生了既廣且深的巨大影響。而這種影響又是多方面的。
紋章瓷是古代外銷瓷器的一種,是根據(jù)歐美市場的特殊需要,把紋章,即歐洲諸國貴族、軍團、團體等特殊標志,燒在瓷器上。這種繪章瓷包括了甲胄、軍徽、國徽、家族標志徽記或勛章在內(nèi)的多種圖案,廣泛參與了當時的政治生活。而且對于當時的某些國家皇室貴胄來說,收藏和使用精美的中國瓷器,成為他們崇尚文明和追求高雅乃至炫示國力的象征。中國故宮博物館先保存有一枚紋章瓷,是一枚在清康熙年間燒造的帶有俄國國徽的彩瓷。
中國瓷器精美絕倫,作為古代中國的特產(chǎn)奢侈品之一,通過貿(mào)易等各種渠道傳到世界各個國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不僅作為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而且深刻的影響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瓷器除了它的藝術(shù)性之外,在古代很大一部分是作為日用品的,特別是作為飲食器皿。有人曾做過調(diào)查,中世紀,瓷器沒有出口到印度的時候,印度基本沒有什么餐具,地上鋪上一張芭蕉葉,再將食物放在葉子上,用手抓著吃。從印度現(xiàn)在還保留著的手抓飯的習俗我們或許可以看到當時餐具的簡單。那么在中國瓷器源源不斷地從海上運到印度以后,印度的生活習俗隨之發(fā)生了變化,吃飯用起了桌子,在桌子上擺著用以盛食物的陶瓷器具。這反應了中國瓷器對人們生活的一個縮影。
中國瓷器的造型、紋飾種類繁多,花鳥、山水、魚蟲、果蔬、博古圖……還有一點兒中國的瓷器特別講究精神內(nèi)涵。錦上添花、富貴吉祥、四季平安、喜上眉梢、加官晉爵、多子多孫等等寓意都用不同的紋飾來表現(xiàn),這一點兒是與世界其他地方具有某些宗教和精神寄托的民族是相通的。在他們看來,這些瓷器象征著幸福、吉祥、如意和對未來的憧憬。而且中國的瓷器還參與到了這些國家的宗教禮拜、祭祀、陪葬等儀式中,顯示了瓷器的神圣與珍貴。
也許對于中國陶瓷對世界的影響,你還是只是停留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上,那么不妨關(guān)注一下國家博物館近期舉辦的瓷器展覽。2012年6月22日——2013年1月6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將于英國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合作推出“瓷韻:大英博物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瓷器精品展”。據(jù)稱,這次的展覽精選148件套精美瓷器,其范圍從明代早期外銷瓷,到西方在中國定制瓷器,再到清代中期歐洲仿制的瓷器。可以說,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瓷器貿(mào)易歷史的平臺吧。其實對于這樣的展覽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對于樂于收藏、喜歡中國文化的人來說,品味鑒賞一番也是非常有雅趣的一件事情。瓷器有瓷器的歷史,也是中國的歷史。要去了解這段歷史,親身體驗或許是必不可少的。我本人也是一個非常喜歡歷史的人,雖然夠不上文人雅趣,但的確能陶冶情操。有時站在博物館陳列的作品前,往往會陷入到一些沉思當中,這或許就是這些歷經(jīng)滄桑的文物告訴我們的。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