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署轄下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合辦的“斗色爭妍——故宮藏清代御窯瓷器精品展”,將于今日下午六時半在澳門藝博館四樓開幕,分設“紋飾之美”、“工藝之美”、“釉色之美”、“形制之美”四專題,共展出一百三十多件(套)故宮珍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窯燒制的御用瓷器及書畫,把我國陶瓷史上的輝煌時代重現(xiàn)觀眾眼前。
了解古代瓷匠工藝
展覽為藝博館與故宮博物院每年一度的專題文物特展,再度與澳門基金會、旅游局、澳門日報合辦。19日下午四時,主辦單位在藝博館演講廳舉行記者招待會,民署管委會委員麥儉明、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澳門藝博館長陳浩星、澳門日報副總編輯廖子馨等出席。
麥儉明表示,藝博館今年以“讓生活戀上藝術”為推廣口號,強調(diào)藝術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瓷器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既是生活必需品,也具藝術美感,是生活的藝術。展覽展出故宮珍藏瓷器,讓觀眾從“紋飾之美”、“工藝之美”、“釉色之美”、“形制之美”四脈絡欣賞清代瓷器之美,從而了解古代瓷匠們的工藝,尤其領略古代帝王的高雅生活品味。
乾隆粉青釉瓶鮮見
宋紀蓉表示,今年適逢紫禁城建城五百九十周年暨故宮博物院建院八十五周年,此為故宮博物院首度在澳門舉辦的高水平大型瓷器專題展,全面展現(xiàn)清代御窯瓷器燒制的特點,也綜合反映清代皇家御用器物的內(nèi)涵,達到審美、自然和諧與高度完美的統(tǒng)一,向人們展示了康乾盛世具有的經(jīng)濟及文化繁榮面貌,體現(xiàn)盛世的皇家工藝美術制造達到的最高水平。
陳浩星補充說,此展為兩館于十二年間合作推出的第十五個展覽,歷代瓷器中,均以皇室“御用瓷器”最精美講究,為收藏家的至愛。在一百多件瓷器中,有十五件難得一見的琺瑯彩瓷,包括體現(xiàn)了康熙琺瑯彩色地風格的《琺瑯彩藍地牡丹紋碗》、素雅精致的雍正《琺瑯彩黃地桃花紋詩句杯》、造型新穎別致的乾隆《琺瑯彩嬰戲紋雙連瓶》等。此種創(chuàng)于康熙年間的琺瑯彩瓷,色彩明快艷麗,為帝后賞玩的“御用瓷”。因燒制成本高,傳世甚少。乾隆時獨有的《粉青釉暗花夔紋交泰瓶》更為鮮見的上品,瓶身上下兩部分相互勾套,可以活動,但有子母聯(lián)結,不能分開,構思巧妙,足見當時卓越精湛的制作工藝。
多項活動配合展覽
為配合展覽,展場設一個圖文并茂教育區(qū),以景德鎮(zhèn)陶瓷廠的實地照片介紹陶瓷的制作過程。同時推出系列活動,其中“清代康雍干官窯瓷器鑒賞”講座于今日下午六時半至八時在該館一樓演講廳舉行,由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呂成龍主講。十九日下午三時至五時于四樓舉辦“瓷器紋飾之美——紙藝工作坊”及“親子彩繪拼貼工作坊”,參加者可以“斗色爭妍”瓷器花紋手工紙折出各種花瓶,又或透過彩繪拼貼認識瓷器上的紋飾,歡迎參加。展品于藝博館四樓中國書畫館、中國陶瓷館展出,展期至明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