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仿古瓷就不得不說景德鎮(zhèn)市的樊家井。樊家井本是一條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街區(qū),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個體陶瓷作坊如雨后春筍般崛起,業(yè)主們看中了這塊尚未開發(fā)但價格低廉的“碼頭”,紛紛涌向這里開起了店鋪和作坊。不過幾年的功夫,這里便成了景德鎮(zhèn)著名的仿古瓷一條街。
“集天下名瓷仿品之大成”是樊家井仿古瓷一條街最大的特色。宋代胎薄質(zhì)堅、釉色透亮的影青,元朝特征鮮明的釉里紅, 明朝的青花留白紋飾品種,清朝粉彩、斗彩、琺瑯彩等五光十色的顏色,這里一應俱全。還有少數(shù)幾家在賣木器、陶器、青銅器、玉器、牙雕和字畫等,偶爾能見到幾件龍泉、三彩器物,也有些價格不便宜的民國時期的老件。這些物品足以讓你看得眼花繚亂。
經(jīng)營著這些店鋪的大多是景德鎮(zhèn)本地人或撫州人。一般而言,每個店都有幾個自己的主打產(chǎn)品,很多店還有幾件業(yè)主自我感覺仿得很得意的產(chǎn)品。地理位置好,離市區(qū)較近,人群也比較集中,樊家井已形成了一種特有的風格。
樊家井是仿古瓷的聚集地,但大多數(shù)價格并不高,原因就是“大路貨”居多。要求太高的精仿瓷器在這里幾乎見不到,得去高手家里才能找到,一般的商家和藏家則會選擇來樊家井“淘寶”。樊家井主要的消費人群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通常他們是為各地的古玩店鋪提供貨源,或直接到各大中城市的古玩市場擺攤售賣。每逢春秋兩季,還有不少港澳地區(qū)的顧客慕名而來。這里的瓷器說不上有多好,但從古到今都可以找到,其中又以民國時期的粉彩瓷仿得最好,“做舊”功夫到位;各時期的青花也基本地道一一元青花的沉穩(wěn)發(fā)黑,明青花的明亮漸藍,清康雍乾的青花集各家之所長等特點的瓷器,在這里的店鋪里,甚至路邊攤隨處可見。
有人說,無節(jié)制地集散仿品在一定程度上給藝術品的鑒真仿偽增添了藩籬;也有人說,仿古瓷也是一種藝術品,我們關心的不應是鑒定真假的問題,而應是如何鑒賞的問題;也有人說,仿古瓷所承載的文化是值得大家品味鑒賞的,而不應一見到仿品就一錘砸掉。對于這些勿庸評價,也不能斷言其好壞,仿古原本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因為那意味著后人對前朝技藝的敬仰與傳承,關鍵在于生產(chǎn)者、銷售者要把仿古瓷名實相符地當作仿古瓷出售。
樊家井的繁華向我們詮釋了不一樣的瓷文化,在這座傳承千年窯火的瓷都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