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陶瓷,曾是代表中國人精神之美和氣質之美的器物,一直自詡天朝上國的東方大國,而今卻亂象叢生,幾乎讓國人失去了對陶瓷之美的基本判斷。
筆者一直認為,中國陶瓷對于中國的整個文化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世界的文明史是美的積累和呈現(xiàn)??梢哉f,中國的陶瓷歷史是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生活和審美最密切相關的,中國傳統(tǒng)陶瓷不但充當了普通的生活用器,還做為各種文化的道器使用,例如最初的陶瓷就是用來盛放東西的器皿,后來才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提升逐漸體稱為藝術品,供人們欣賞。
今天的中國陶瓷是低端產品中的廉價產品,主要在非洲、南美等地區(qū)銷售,不僅破壞了中國資源,而且外貿加工是完全被動,在設計和審美上也是完全被動。從歷史到今天,朦朧的、基因的原因,中國人對陶瓷有極大的熱情,收藏就是一個現(xiàn)象。
中國的陶瓷史是偉大和復雜,其中包涵的歷史文化是豐富的。在禮制社會的形態(tài)下,陶瓷充當了重要角色,其代表性體現(xiàn)就是官窯制度。在官窯制度下所創(chuàng)造的陶瓷審美、器型、功能成為國家禮制活動的反映,如:宋代官窯瓷器就是高峰,宋官窯器物涉及宮廷禮器、宗教法器、文房用器、飲食道具,極其豐富。
今天,曾經深受中國陶瓷文明影響的日本和韓國文化,依舊純正地保持著中國古代陶瓷的一些審美氣質,而且非常重視保護和傳承陶瓷藝術所參與的文化方式與生活儀式,如:韓國的寺院禪茶及韓式料理,陶瓷道具在這些儀式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在日本的傳統(tǒng)國藝茶道、花道中,陶瓷藝術被推到無以復加的崇高地位,產生了眾多優(yōu)秀的陶藝風格和流派。
中國名瓷網(wǎng)啟示:春夏秋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自古以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不分古今,因此,我們更應該從個體的感受和經驗出發(fā),平和地去學習和繼承古人優(yōu)秀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經驗。中國陶瓷何時恢復霸氣外露的時代?人們何時才能真正認識其價值?我們期待著,并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