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月,設在江西的輕工業(yè)部陶瓷工業(yè)科學研究所根據(jù)中央辦公廳文件指示,秘密研制一批供毛主席專用的生活用瓷,工程代號為“7501”。
在那個激情歲月的年代,毛主席在全國人民心中的地位堪稱至高無上,“7501瓷”的研制和生產(chǎn)者們滿懷虔誠的赤子之心、對偉大領(lǐng)袖無限崇敬,以前所未有工作態(tài)度投入到“7501瓷”的生產(chǎn)之中,由此奠定了“7501瓷”不可復制的文化和藝術(shù)價值。
據(jù)了解,陶研所共燒出“7501瓷”22窯,生產(chǎn)瓷器共計14103件,而實際成品僅為4200件。1975年約1000件被送至北京。目前,那4200件“7501瓷”,去向主要有三:一是送至首都,少量流到民間。二是陶研所作為職工福利分配了2000余件,三是陶研所留存約1000件,但該所曾經(jīng)于1989年在中央工藝美術(shù)博物館展覽后一次性轉(zhuǎn)讓,所以7501瓷現(xiàn)今存世量應該不超過2000件,其稀少程度可想而知。
到了當代,由于“7501瓷”的藝術(shù)及歷史價值巨大,隨著紅色收藏的盛行,其仿品也逐漸進入了市場,這讓一些收藏家感到不安,下面,中國名瓷網(wǎng)就為您介紹一些辨別“7501瓷”的方法。
目前市場上存在的贗品大多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用陶研所生產(chǎn)的其它年份陶瓷產(chǎn)品,來冒充“7501瓷”。如利用“7801瓷”冒充“7501瓷”。
第二類是利用生產(chǎn)“7501瓷”剩余的白瓷胎,來進行后續(xù)加工“加彩”,制作成“釉上彩7501瓷”贗品。但是此類假“7501瓷”有一致命缺陷,即白瓷胎上有針孔、鐵點、縮釉等質(zhì)量問題。
第三類是“私窯新仿”,利用現(xiàn)代高科技仿制出“7501瓷”贗品。這些新仿“7501瓷”無論是從胎質(zhì)、造型,還是從色彩、畫工等方面來看還不及“7801瓷”,其制作水平與真品比較相差甚遠,
那么,辨別“7501瓷”的真?zhèn)伪憧蓮倪@幾方面入手。
看瓷器的款識
“7501瓷”無其它落款形式,全部為端莊、工整的“景德鎮(zhèn)制”兩行四字篆書題款。真品的題款是由名匠用小筆寫成,字里行間能夠透露出一種優(yōu)雅、秀逸。一般仿品字體往往寫得生硬做作、毫無生氣。
看瓷器的繪畫技巧
參加“7501瓷”繪畫工作的都是名揚四海的繪瓷大師!而且在繪制時為了精益求精、盡善盡美,他們也只畫自己最純熟的部位,如花卉的枝干由王錫良、戴榮華負責,點花的洋紅由劉平、徐亞鳳、舒惠娟繪制,余下部分由章鑒、汪桂英等人承擔。由此一來,就使得“7501瓷”繪制的整體畫面生動自然,精美絕倫。在這一點上,仿品是很難做到這種程度的。
看瓷器胎體的光潔度、白度和透明度
由于“7501瓷”的原料是從江西撫州特選來的珍稀優(yōu)質(zhì)高嶺土,因此用該原料燒制出的“7501瓷”都會呈半薄胎狀,通體有晶瑩剔透、溫潤如玉、潔白無瑕的美感。逆光觀察,可以看見器壁成半透明狀,厚薄非常的均勻。仿品由于沒有如此高質(zhì)量的陶土做原料,胎釉就顯得較為粗糙。同時瓷器表面也極不勻稱、深淺不一,甚至有的表面還帶有瑕疵。
器的燒制工藝
“7501瓷”瓷胎的燒制溫度必須達到1400°C,所以其光潔度、潔白度、硬度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仿品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根本無法達到真品的胎質(zhì)水準,更談不上繪畫、顏色的相得益彰。特別是釉上彩水點梅花瓷器,真品是在胎體燒成后再在瓷胎上繪制花卉,通過二次入窯后才能燒制成功。而仿品的瓷胎因為薄厚不勻或有疵點,所以無法再將其加繪花卉圖案后制成成品。
看瓷器的用途與種類
有文獻和資料顯示,生產(chǎn)“7501瓷”的用途是為了解決晚年毛澤東用餐的保潔、保溫問題,另外還生產(chǎn)了筆筒、筆洗、痰盂、煙筒和煙缸等少量毛澤東的書房用具。由此可以得出,“7501瓷”的種類以盤、碗、勺、茶杯、茶壺為主,能帶蓋的一般都配上了保溫的蓋。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