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中國陶瓷”越來越受業(yè)界的關注,在13年北京匡時春拍上,上世紀50年代張松茂創(chuàng)作的粉彩《梅花樹屋》雪景圖茶壺拍出了115萬元的高價;章鑒一件同時代的陶瓷作品也以88萬元的高價成交。
陶瓷藝術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陶瓷作品里面,它包含著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元素和訴求。在1949年至改革開放前這近30年所創(chuàng)作的陶瓷藝術品,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新中國陶瓷。
在衡量一個收藏品種是否具有收藏與投資價值時,我們就要看這個收藏品它是否具備“稀有、精美、珍貴”的特點,而新中國藝術陶瓷就完全符合這六個字的要求。所以,新中國陶瓷概念一出來,立即受到了業(yè)界的廣泛關注。
楊德貴 連體松
在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前后跨度有30年左右。其中“文革”耽誤十年,所以新中國藝術陶瓷實實在在的創(chuàng)作、生產時間只有20年左右。這一時期優(yōu)秀的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者不足百人,產量也不是很大。在那個時代,藝術陶瓷主要是供出口創(chuàng)匯,是用作國家、政府外交所用的禮品,以及在美術館、博物館等重要場所展覽陳所所用,留存在國內、散落在民間的則非常的少。
由于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對景德鎮(zhèn)陶瓷的生產和發(fā)展非常的重視。景德鎮(zhèn)瓷器在胎、釉、材料選用和加工上都是最好的,組織了最好的人員攻克很多難關,取得了許多技術上的突破,達到了其前所未有的水平。
新中國陶瓷和歷代優(yōu)秀陶瓷一樣,是屬于中國最高水平陶瓷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在題材上一定要具有獨特性,然后再藝術創(chuàng)新上要進步。從藝術上講,并不是時間越長的瓷器就越具有藝術性,而是每個時代都有當時的特性,誰也取代不了的,都表達了所屬時代的最高水平。
在談論新中國陶瓷時,我們不得不說“7501”毛澤東用瓷。“7501”毛澤東用瓷是具有很高歷史價值的,代表了當代制瓷的最高水平,在后人是很難超越的,也有可能是空前絕后的“官窯”。此外,新中國陶瓷藝術在國外廣泛傳播,國際認可度高。新中國陶瓷完全不同于以往各個歷史時期的陶瓷藝術精品,具有獨特審美價值和認識價值,必將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