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不足三十八載的時間里,中國的陶瓷行業(yè)仍然是呈現(xiàn)向前邁進的趨勢,尤其是以景德鎮(zhèn)陶瓷為代表,更是生產(chǎn)出了不少瓷器精品以及不同風格的優(yōu)秀瓷器??梢哉f,在整個民國時期,中國的陶瓷行業(yè)在工藝上有傳承,有融匯,更有創(chuàng)新。特別是日常生活瓷的彩繪創(chuàng)新,給古老的制瓷業(yè)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國時期“新彩瓷”耀人眼目,而新彩瓷里的刷花瓷更是民國瓷中爭奇斗艷的一朵奇葩。
刷花瓷是民國瓷器中的一個重要品種,其制成效果有著手工繪畫達不到的細膩和密致。主要特征是顏色漸變均勻,清新亮麗,耳目一新。其制作方法是先將膠水均勻地涂在坯體表面,而后將設(shè)計好或事先購得的專用圖紙附著在上面,待膠水干后用小刀筆依照圖樣刻出花紋,再用筆刷蘸著彩料隔著銅絲篩來回刷繪,使細小的彩料粉末噴在有空白花紋的瓷面上。
刷花工藝遠比手繪工藝費時、費力、費資,精細的上乘刷花作品色彩更是需要幾道甚至十幾道工序來搭配填補。早期刷花是有骨勾勒的,特別是人物臉部沒法做到?jīng)]骨刷繪。
刷花瓷有兩種劃分方法。按所刷粉彩或古彩劃分,可稱為“軟刷花”和“硬刷花”。軟刷花是在繪制人物或山川花鳥紋飾時,使用了含砷的“玻璃白”打底,也使用經(jīng)調(diào)合的彩料,施彩釉層很薄,呈現(xiàn)水墨“暈散”感,畫面有色階變化。入窯燒出的效果粉潤柔和,粉清淡雅,有雍正粉彩恬淡寧靜之感。而硬刷花,則未使用“玻璃白”打底與調(diào)合的彩料,施彩釉層較厚,微微凸起,畫面無色階變化。入窯燒出的效果油潤濃艷,厚實絢麗,有康熙“硬彩”明快硬朗之美。正如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所說:“硬彩者,謂彩色甚濃,釉敷其上,微微凸起。軟彩又名粉彩,謂彩色稍淡,有粉勻之也。硬彩華貴而深凝,粉彩艷麗而清逸。”
硬刷花和軟刷花的藝術(shù)效果區(qū)別于其他粉彩,硬刷花和軟刷花的藝術(shù)效果同樣有著明顯不同:硬刷花色彩艷麗油亮,色塊硬朗不透,色階迥異,反差明顯,給人以古樸厚重之感。軟刷花清麗粉亮,色塊綿軟微透,色階相近,反差不明顯,有中國水墨畫的暈散,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刷花繪畫中也不是一定要將硬刷花和軟刷花截然分開,往往是硬刷花和軟刷花同施一器,并加上勾勒手繪,使得圖案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如果加以比較,兩者則表現(xiàn)為:硬刷花的工藝運用多于軟刷花;軟刷花瓷器的圖案比硬刷花的豐富,除了同硬刷花工藝一樣表現(xiàn)花卉瓜果和動物形象外,還有單一勾線牧童耕牛的題材;刷花瓷器上的人物圖案,主要是軟刷花勾勒手法繪制,罕見軟刷花沒骨人物,更不見硬刷花人物題材。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