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花3000元買了一個民國瓷瓶,去年有朋友出價3萬多元想買,我沒賣。”在沈陽魯園古玩城,一位有著將近20年瓷器收藏經驗的市民老吳這樣對記者說。近年來,民國瓷器在市場上逐漸走紅,已經成為眾多陶瓷玩家的“新寵”,“再想花幾千元淘到好瓷器,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了?!崩蠀钦f。
在國內各大拍賣會上,民國瓷器也漸露頭角。2007年3月,中國嘉德四季拍賣會第1期“瓷器、佛像、玉器、工藝品”專場中,一件民國時期汪野亭創(chuàng)作繪粉彩山水方筆筒,估價為3.5-5.5萬元,最終成交價達25.3萬元。在北京翰海迎春拍賣會上一對民國粉彩百花不露地開光花鳥紋天球瓶,也拍得了22.55萬元。
有藏家認為,陶瓷的半衰期為60年,經歷兩個半衰期后,才能看出陶瓷的老氣來。而近代,尤其是民國瓷,基本上只經歷了一個半衰期,在不少老玩家看來,民國瓷屬于現(xiàn)代瓷的范疇,很少收藏。但也有專業(yè)人士表示,民國期間,專為皇室燒制瓷器的景德鎮(zhèn)御窯廠停辦,一些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間,燒制出堪比晚清官窯的作品,其中不乏藝術價值相當高的精品,所以民國瓷收藏熱潮的興起絕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