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藏友們的地方通常都是古玩市場,他們會時刻留意賣家淘來的“新鮮東西”,有的時候還可以撿漏。
在10年前的一個下午,一位來自長安的藏友,在鄭州的古玩城尋找自己喜歡的玩意兒。在一家店里,他發(fā)現(xiàn)了一件嬰戲碗,一拿上手就發(fā)現(xiàn)是難得一見的紅綠彩,又是嬰戲圖,在和店家砍價到4000元后成交。這位藏友沒想到,當年的一次不靠譜的收藏,竟是宋代定窯紅綠彩嬰戲碗精品。
紅綠彩瓷是在高溫白釉或白地黑花瓷燒成后,在白釉上用紅、綠、黃、等彩勾畫出來紋飾,再入窯以800度左右的低溫燒成的一種彩釉瓷,因此也常被稱為“宋加彩”或“金加彩”。紅彩是以鐵為呈色劑的礬紅彩,用青礬加熱、煅燒而成,紅綠彩瓷常與釉下棕褐彩和黑彩相配合,是宋元時期瓷器裝飾藝術(shù)中的特點。宋時《嬰戲圖》上承隋唐之雄渾、下啟元明之飄逸,是我國繪畫史上精彩的一筆,給《嬰戲圖》成熟繪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該嬰戲圖碗,口徑15厘米,高4.2厘米,底經(jīng)5.6厘米,為瓷質(zhì),敞口、斜壁、圈足、全裹足、芒口、腹較淺、圈足內(nèi)斂,足端呈平面,器底微下凹,為典型的北宋嬰戲繪畫工藝,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臻于成熟,碗內(nèi)外施釉加紅綠彩,畫面嬰戲孩童較多,碗內(nèi)為嬰孩有7個,碗外嬰孩6個,共13個嬰孩,個個生動活潑、憨態(tài)可掬,可謂形神兼?zhèn)?,妙趣橫生。尤其線條飄逸灑脫、自然、動感十足,再加上碗身裝飾的云龍紋、山石、花卉的襯托,使得整個繪畫場面更顯和諧,充滿著勃勃生機。其碗釉色明麗、整體氣息典雅、孩童神態(tài)描繪得栩栩如生,有一種呼之欲出的感覺,恰似宋人二副人物山水畫般,讓人神往。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