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工藝中,琺瑯彩瓷是集瓷、畫、詩、書、印為一體的高雅藝術品,它高貴奢華,是皇宮專用的瓷器,平民難得窺見。粉彩是受琺瑯彩制作工藝影響而發(fā)明的一種釉上彩瓷器,也頗受皇家喜愛。
琺瑯和粉彩的特點
瓷胎畫琺瑯是琺瑯彩瓷的正式名稱。據(jù)清宮造辦處的文獻檔案記載,其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辦處琺瑯作的匠師將銅胎畫琺瑯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chuàng)制的新瓷器品種。
琺瑯彩瓷的特點是瓷質(zhì)細潤,彩料凝重,色澤鮮艷靚麗,畫工精致??滴醯默m瑯彩瓷大多作規(guī)矩寫生的西番蓮和纏枝牡丹,有花無鳥,顯得單調(diào)。而雍正以花卉圖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m瑯彩瓷器可以說秉承了歷史上中國陶瓷發(fā)展以來的各種優(yōu)點,從拉胚、成型、畫工、用料、施釉、色彩、燒制的技術上幾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極其優(yōu)秀的陶瓷作品,但琺瑯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眾多品種無法比擬的。畫工也不是一般的窯工,而是皇宮里面頂尖的專業(yè)畫師,所以這些器物可以代表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最高的工藝水準。
琺瑯彩的彩料還有“洋為中用”的成分。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的化學成份“硼”琺瑯彩 中有:琺瑯彩中含“砷”;康熙前的瓷器中黃色為氧化鐵,而琺瑯彩中黃色的成分是氧化銻;琺瑯彩還有用康熙前沒見過的膠體金著色的金紅。
粉彩也叫“軟彩”,是釉上彩的一個品種。粉彩瓷裝飾畫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藝術中的營養(yǎng),采取了點染與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繪的對象,無論人物,山水,花卉,鳥蟲都顯得質(zhì)感強,明暗清晰,層次分明。粉彩的繪制,一般要經(jīng)過打圖,升圖,做圖,拍圖,畫線,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粉彩的描繪,著色技法是比較復雜細致的,一般如畫,彩,填,洗,扒,吹,點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畫筆,填筆,洗筆,彩筆,篤筆,赤金筆,金水筆,瑪瑙筆,扒筆等許多特制筆。
清乾隆官窯粉彩瓷器傳世品不是很多。它綜合了康熙與雍正兩朝的制瓷工藝,進一步發(fā)展本朝瓷器,從而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清宮內(nèi)務府造辦處乾隆時記事檔中記載了許多乾隆時景德鎮(zhèn)御廠為宮廷制瓷的史實,也反映出皇帝直接關注制瓷的情況。乾隆帝對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體、花紋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畫樣或木樣,審查后才能正式燒制。
琺瑯彩與粉彩的區(qū)別
■琺瑯彩彩色繁多,有十多種不同的色,而粉彩釉雖比五彩釉的色彩總數(shù)要多些,但在同一器上還達不到琺瑯彩那么豐富。
■琺瑯彩料繪制的花紋是堆起來的一層厚厚的料,有立體感,用手指可摸得到;而粉彩釉是一層薄薄的釉水涂上的,很平坦,摸不到凸起的感覺。
■琺瑯彩色調(diào)非常艷麗美觀,而粉彩則顯得不及。
■琺瑯彩料較厚的地方釉面易出現(xiàn)極細的開片(冰裂紋),并明顯有玻璃質(zhì)感;粉彩不存在開片的問題,且無玻璃質(zhì)感(不反光)。
■琺瑯彩沒有蛤蜊光暈散現(xiàn)象,而粉彩器則有極美的蛤蜊光暈散在色彩的周圍。
乾隆琺瑯彩瓷和粉彩都由于存世稀少近幾年拍賣價不斷飆升。琺瑯彩瓷是瓷器中的極品,是中國制瓷工藝發(fā)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頂峰時期的產(chǎn)物,早在2006年,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就拍出了1.5123億港元的天價;而粉彩獨具的欣賞藝術與工藝也成為眾多藏家首選的藏品之一。據(jù)悉,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官窯瓷器,2010年11月11日的拍賣中,賣出了5160萬英鎊的最貴中國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