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粉彩、青花玲瓏、顏色釉并稱為景德鎮(zhèn)四大名瓷,青花瓷因其歷史悠久,傳承有序,瓷器發(fā)色鮮艷、明凈素雅而在景德鎮(zhèn)陶瓷中占有重要地位。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到了元代,景德鎮(zhèn)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經(jīng)成熟,清康熙時的青花瓷發(fā)展到鼎盛,有瑩澈青翠、明亮靜麗的藝術效果。景德鎮(zhèn)傳統(tǒng)青花瓷,除元代盛行的“淡描”裝飾外,影響最盛的當推明代嘉萬年間的“分水”技法工藝。
王步作品 《青花花鳥紋筆筒》
青花瓷的分水技法源自水墨畫的“墨分五色”,進而演變?yōu)椤傲戏治宀省薄:隙嗌偈顷P鍵,含料多則濃,含料少則淡。分水筆的筆毛不能碰到坯面,而讓蘸滿水料的羊肚筆自如運行于坯面上,若速度快而水勻,則燒成效果清亮,反之則混濁?!胺炙币话阍诠春昧说木€內進行,以達到青花畫面陰陽濃淡不同的色調表現(xiàn)效果。
徐國琴作品 《花開富貴》
青花瓷的分水技法有著較強的年代性,這一特性也成為對青花瓷進行斷代的一個重要依據(jù)。明成化中期之前無典型分水技法。明成化中期發(fā)展為分水技法,但只分濃淡兩色,為這一技法的雛形。明隆慶、萬歷之后至清康熙前期則發(fā)展為三種以上色階,因此,凡是只有濃淡兩色階的分水青花大多為明成化中期至隆慶萬歷時期之作,而三種以上但未至五種以上者則多為隆慶萬歷至康熙前期之作??滴踔衅谛纬晌宸N以上色階,這是最典型的分水技法。
如今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家在繪制青花瓷時依然會用到“分水”技法,只是熟練掌握的人卻越來越少了,他們大多采取口染法,潑料法,噴料法。不過我們還是應該將這種傳統(tǒng)技法傳承下去,因為陶瓷的魅力就在于蘊含其中的那份歷史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