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民國陶瓷的人都知道,民國陶瓷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仿古,從器型、構(gòu)圖、繪畫都有仿古作品存在。應(yīng)該說民國時期,瓷器仿古之風(fēng)盛行,尤其是當時的景德鎮(zhèn)陶瓷,瓷器上還大量興起仿寫前朝款識,比如“花瓶劉家造”、“張家造”、“至和三年”等等,不過,今天來看這些仿古款識,確也有研究、收藏的價值。
民國仿乾隆青花纏枝紋雙耳大瓶
仿寫款的典型特征是后代瓷器上落前代款識。仿寫款中最常見的是仿寫前代年號款。仿寫款識的出現(xiàn)與人們的好古之心及前朝瓷器的經(jīng)濟價值增高有直接關(guān)系。民國時期仿古瓷器盛行,所以仿寫前朝款識之風(fēng)極盛。其具體表現(xiàn)形式有三種,一是所仿器物為何代就寫上所仿器物應(yīng)署的年代,無論是器型、紋飾、釉彩均以所仿器物為藍本。此類器物上所落款識為真正意義上的仿寫款。另一種是不論所造器物是否有古意,任意書寫前朝年號款識。此應(yīng)視為仿寫款中的寄托款。再一種是不論前朝是否有此類款識,而大膽書寫,此應(yīng)視為仿寫款中的臆造款。
民國仿雍正墨彩山水詩文碗
民國仿寫款所涉及的年代較為久遠,從目前所見器物來看,上到宋元,下至宣統(tǒng)、洪憲,時間跨度近900年。但其仿寫重點為明清兩代,尤其以清康、雍、乾三朝最為常見。如北京首都博物館收藏一件民國仿宋三彩人物紋枕,枕面上刻有“隆興紀元春二月張沖珍玩”紀年款。仿磁州窯的器物中、還有一種白地黑花罐,上有“大明萬歷年制”款。仿宋越窯洗的外底有刻“太平戊寅”雙行款的。仿康熙款紅地琺瑯彩九秋圖碗,外底有胭脂紫彩“康熙御制”雙行款,外圍雙重正方框;仿雍正款窯變釉四方委角洗,外底心陰刻“雍正年制”雙行篆書款等等。
在當今的收藏界,民國仿寫款瓷器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仿造工藝精湛、品相完好的民國仿寫款陶瓷甚至價值不菲,同時仿寫款瓷器對于研究民國陶瓷歷史特點也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