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時期青花器物因以小件為多,故胎質(zhì)細膩潔白,多薄胎,有的近似于脫胎,胎雖薄,但器形規(guī)整周正,不變形。襯以青花的底釉不似前朝為白中泛青或淺青色,而是一種白中微帶黃色、暖色調(diào)的白色,釉質(zhì)細密柔和,氣泡細小,肥厚滋潤,如脂似玉,手感極為細膩滑潤,形成了成化時期青花瓷器的獨有風格。大件器物如盤等,底不上釉,澀胎支燒,形成底部有醬黑色燒痕及星星點點醬斑,習慣上稱“糊米底”,青花盤、黃地青花盤都有此特征。
成化時期比較少見前朝那種層層裝飾的方法,見到的也是仿前朝的作品。而代表其自身風格的有以下幾種:第一種為花卉紋,如菊花、山茶花、纏枝蓮、蜀葵、團花、八寶、雜寶等,多單獨描繪成折枝花、團花等,花紋不寫實,多為圖案式布局。有些采用雙勾方法,這與成化時期斗彩器物有關,斗彩則為釉下以青花繪制紋飾輪廓線,亦多用雙勾技法,高溫燒成后,再于青花線中填紅、黃、綠等彩色。第二種為瓜果、花鳥。第三種以梵文作裝飾,前朝雖已出現(xiàn),但不如成化時期普遍。此外還有傳統(tǒng)題材的松竹梅、龍鳳等。
成化瓷修胎規(guī)矩,瓶、罐、壺等立器有的隱約可看出接口痕跡;盤子塌底,碗、盤器足較直且稍高,底有釉,并有六宇雙圈或六字雙框款,書“大明成化年制”。從窯址出土的瓷器看,寫有雙框款的瓷器,一般是成化后期的產(chǎn)品。也有在罐上寫“天”字款的,無圈框,俗稱“天字罐”。成化款蒼勁有力,筆畫圓潤,字體較大,被框、圈緊緊束住。
中國名瓷網(wǎng)友情提示廣大收藏瓷器愛好者們,收藏需謹慎,一定要多看、多問,盡量選擇固定、可靠的瓷器專賣店購買瓷器。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