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紅”是清朝康熙年間創(chuàng)制的一種高溫銅紅釉,它也是景德鎮(zhèn)陶瓷傳統(tǒng)紅釉中的珍貴品種。“豇豆紅”還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做“美人醉”,影射出它“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的獨有韻味?!棒辜t”瓷器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深淺綠色當中泛著不同的紅暈,它的器內(nèi)是白釉,器外壁以細竹管蒙細紗布蘸釉汁吹上器物坯體,須吹數(shù)十層,每層極薄,工藝非常細致精巧。
“豇豆紅”瓷器中的佳品被稱為“大紅袍”,器件上下渾然一色,明快鮮艷,潔凈無瑕。由于“豇豆紅”釉料中還有微量的銅元素,因此在燒成后會出現(xiàn)綠色斑點,俗稱“苔點”。而這些綠斑綴于整個淡紅釉器中,出現(xiàn)紅綠兩色的相映成趣的自然現(xiàn)象,更顯出一份藝術美感。“豇豆紅”釉器的表面呈淡粉紅色,色澤宛若紅豇豆。又因這種淺紅分外嬌艷,宛若美女微醉后展露的紅頰,所以得名“美人醉”。
清代康熙年間,“豇豆紅”瓷器發(fā)展到頂峰,這時的“豇豆紅”鮮有大件器物,它的器型主要有尊、瓶、印泥盒、筆洗等,高度一般不超過20厘米,器底都有“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的楷書官窯款?!棒辜t”因其燒成的難度極大,所以傳世數(shù)量非常有限。在文玩領域,對于“豇豆紅”瓷器的收藏一直是一個熱門,但很難一睹其風采,因此便有了“收藏豇豆紅,一輩子都不窮”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