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可入畫,一草一木皆丹青。將自然之物,施墨于陶瓷之上,瓷塑造出能讓觀者產生共鳴和受到震撼的藝術形象。孫同鑫憑著他對自然造化感悟之深廣,憑著他綜合素養(yǎng)的厚積,用頗富匠心的立意使平凡的題材能得到從形似到神似的藝術升華。
孫同鑫出生于景德鎮(zhèn)陶瓷世家,從小就在這自家作坊“孫榮記瓷廠”里跟隨祖父孫洪元、父親孫振東學習配制傳統(tǒng)顏色釉和青花繪制技藝。得到“青花大王”王步藝術大師的悉心指教,后來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先生為師,家傳的熏陶,名家大師的傳授,加上自己的勤奮努力和刻苦鉆研,他在釉下山水、人物和花鳥三大題材系列的創(chuàng)作中,佳作頻頻,碩果累累。
藝術的靈魂在于創(chuàng)新。孫同鑫深知向前人、向他人學習的必要性,但重復他人就等于取消自己,他始終堅持以“心”去創(chuàng)新,1994年,在總結前人釉下青花(五彩)技藝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一種表達自己心中景境的“青花潑墨”技法,在當今瓷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
“潑墨”在寫意國畫中是傳統(tǒng)的,而用近乎于液體的青花水料潑灑在吸水性極強的坯胎上,經高溫而成瓷成畫,可以說絕對是新穎的!雖然借鑒了國畫中“潑墨”這一理念,但終究因載體、材質和工藝不同,青花潑墨的難度要大得多。這一技法的運用,無疑是獨特的,也是空前絕后的。
孫同鑫作品會讓觀者如聽高山流水、如聞沁腑馨香般的心曠神怡,這是藝術的感染力,也正是孫同鑫力意追求的深邃的藝術境界。對題材立意、構圖布局和前面提到的潑墨技法這三項要素的苦心經營,才使作品格調高雅、意境深遠而出類拔萃,不僅大大拓展了當今瓷壇青花瓷畫語匯的表現空間,也使許多作品有了經世的畫魂。
學海無涯,從孫同鑫身上看到他的勤奮和悟性,在未來的道路上,會用他耕耘不輟的畫筆,向世人捧出更好的心扉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