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數(shù)有傳統(tǒng)美術背景的家庭一樣,熊英也因為家庭的關系,在少女時期就接受了父母傳藝。
熊英江西奉新人,畢業(yè)于景德鎮(zhèn)陶瓷職工大學,她家里整齊鋪放著大塊大塊的瓷板畫和屏風,還有一個幾乎與人等高的大瓶子,見過太多傳統(tǒng)題材作品,山水花鳥,梅蘭竹菊,仕女童子,通常情況下,如果無法深入陶瓷專業(yè)領域,很難就題材相似不同畫家的作品相區(qū)分。但是仔細觀察熊英的大瓷板時,卻總是隱隱約約感受到有不同。
這樣的“不同”其實很難表述,她畫仕女、童子、牡丹,用粉彩、有時粉彩加新彩。題材見過,工藝傳統(tǒng),畫風也平和,毫不凌厲突兀,我只知道,她畫得好,好在哪里,百思不得其解。
她所有作品的構思和創(chuàng)作過程都是在家里的工作室完成,帶了一些學生,學生中有為了營生來學藝的,有因為興趣來學徒的,總會有些親戚朋友帶著孩子過來,她不收費,只是告誡他們,要學,就要耐得住寂寞,不然不用浪費時間來學這門手藝。
熊英的牡丹畫出了女王的氣場,幾乎完美呈現(xiàn)了牡丹應有的華麗姿態(tài),原本在許多陽春白雪的知識分子眼中的“艷俗”意象瞬間被糾正。
縱然如此,熊英仍然會微笑著說:“等我哪天的訂單不那么忙了,還是想畫幅西廂記,年輕的時候畫過,很懷念,還是很喜歡這種愛情故事的?!?/span>
瞧,頂著多少手藝、身份和光環(huán)仍然逃脫不了的是,這是一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