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大名瓷”粉彩瓷、青花瓷、顏色釉瓷以及玲瓏瓷,它的做工細膩,色彩絢麗,清雅柔潤,給人以詩情畫意之感,帶有強烈的藝術氛圍和可觀賞性,被人們稱之為“東方藝術珍寶”。
粉彩瓷
粉彩瓷是受到琺瑯彩的影響而又建立在五彩的基礎之上創(chuàng)燒出來的一種釉上彩瓷,是景德鎮(zhèn)陶工一項新的創(chuàng)舉。粉彩瓷始于清康熙,在雍正時期達到巔峰,直到乾隆,之后慢慢衰落,但到了民國時期而又開始恢復和發(fā)展。粉彩瓷最為突出的自身的優(yōu)勢即為具有層次感,同時又與我國傳統(tǒng)的詩書畫相結合,高雅柔潤,打造出獨特的瓷器之美。
粉彩瓷與五彩瓷之間的區(qū)別
說起粉彩,總繞不過五彩,它的生產技術是在五彩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兩者的主要差別在于:粉彩需要使用“玻璃白”,在一些裝飾區(qū)域進行打底,由此來達到提升色彩的明暗對比,而五彩不需要;粉彩字繪制時一般使用渲染法,著重表現題材的陰陽向背,而五彩使用單線平涂法,層次感相對較差;粉彩使用的顏料,會使用一部分西洋配方,五彩則選用傳統(tǒng)的中國彩料;粉彩的色彩豐富,烘烤溫度在700攝氏度左右,五彩則低于800度。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相對五彩,粉彩瓷的圖案更加清雅秀麗,粉潤柔和,細膩嬌媚。
瓷界的美麗精靈
粉彩瓷讓瓷器與中國傳統(tǒng)詩書畫完美的結合,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在鼎盛時期,它的造型、手法、紋飾都達到了非常的高的水準,風格多變、造型多樣,裝飾題材豐富。整體的線條線條工細流暢,色彩鮮艷絢麗,生動形象,在中國瓷壇上演繹著別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