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色釉也稱“一色釉”,“一道釉”。由于瓷釉內(nèi)含不同化學成分,瓷器燒成后就呈現(xiàn)出不同的單一色澤。中國瓷器的釉彩始于單色釉,而單色釉又與我國古代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有關。單色釉瓷器不浮、不囂、不靡、不媚,相比于彩釉瓷器,渾然天成、素雅淡凈,是公認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閨秀”。
雅致單色釉種類繁多
單色釉的種類很多,包括青釉、黑釉、綠釉、白釉、紅釉、黃釉、藍釉等,其他色釉都是在以上色釉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在唐代以前,中國瓷器以單色釉為主,但當時瓷器的造型、色彩較為拙樸實用,多和現(xiàn)代人的審美觀有距離,具有較高收藏價值的單色釉瓷器出現(xiàn)在宋元和明清時期。
宋代龍泉窯青瓷以“千峰翠色”獨領風騷,五大名窯(鈞、汝、哥、官、定)俱為單色釉,成為單色釉瓷器的發(fā)展高峰。其中汝、官、哥窯瓷器以青色釉為主,器型多仿古代青銅器造型,如尊、爐、鼎、洗、缽等。定窯瓷器以白色釉為主,且多是白色釉刻花紋。
進入明清兩代之后,青花、彩瓷和單色釉三分天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燒制技術登峰造極,因此單色釉瓷也有大量創(chuàng)新??滴跄觊g,江西景德鎮(zhèn)就燒制出郎窯紅、豇豆紅、天藍釉、豆青釉、蘋果綠等單色釉瓷器。其中的郎窯紅為當時的督陶官郎廷極所督燒的“郎窯”燒制,并是在模仿明宣德“祭紅”的基礎上所創(chuàng),被視為單色釉瓷器中的頂級品。雍正年間,江西景德鎮(zhèn)單色釉瓷器燒制形成一個高峰,品種有天藍釉、豆青釉、胭脂紅、寶石紅、天青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