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因材質(zhì)美、釉色美、器型美備受藏家喜愛,陶瓷器型中的鑲器是最為復(fù)雜的一種。陶瓷研究者從造型上將瓷器分為琢器和圓器,立體造型的為琢器,如尊、瓶、罐等,平面造型的為圓器,如盤、碗、碟等。
鑲器屬于琢器類的一種。琢器是指不能僅靠陶輪車位拉坯成型和利坯,而需要多種工序或進(jìn)一步以手工加工成型的器物。鑲器的基本特征如圖所見,是以板塊形式鑲圍而成,其中也不全是方形,扁形、棱角形的器物也為多。鑲器的立體效果明顯,這就要牽扯出它的一個(gè)基本手法——板面粘接。景德鎮(zhèn)俗語“十圓不如一方”說明鑲器成型困難,制作難度大。
景德鎮(zhèn)自產(chǎn)瓷以來就有鑲器。宋代鑲器產(chǎn)品很多,有盛裝婦女化妝品用的油盒、粉盒、黛盒,有盛裝銅鏡用的鏡盒,亦有裝藥的藥盒。元代鑲器有瓷枕、八棱玉壺套瓶、座梅瓶等。明代鑲器產(chǎn)品增多,如正統(tǒng)九年魏源基仿龍泉豆青釉燭臺(tái),正德六年徐瓊妻墓仿龍泉豆青釉皈依瓶等。鑲器類造型在清代亦流行一時(shí),典型的造型有天圓地方瓶、八棱瓶、方棱瓶、八方碗、六棱碗、水仙杯、方斗杯、斜方筆筒、方飲盒、壽宇壺等等。20世紀(jì)初期,中國陶瓷是一個(gè)彩瓷為主的時(shí)代,鑲器類造型越來越多,也十分流行。多見的造型有:雙耳方瓶、四方筆筒、四方花盆、方洗、貫耳方瓶、琮式瓶和異性四方鑲器等。
由于鑲器多為四方形、三角形不等邊異形、平面直角等形狀,成型方式為坯料經(jīng)過釉料、泥漿的鑲接而成。由于鑲器是純手工制作而成形的,因此,在鑒賞鑲器時(shí),需要仔細(xì)看器型的上下、左右、前后、口底的粘接是否妥貼緊密、對(duì)稱,器壁是否光滑,厚薄是否均勻,胎體是厚重還是輕盈,有沒有犯驚、沖口、暗痕、變形、腳咀等缺陷,放在桌面上是否平穩(wěn),有沒有變形歪斜等問題。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hà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