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線,看陶瓷沿革;
盡全時空,品瓷藝魅力。
.
——中瓷藝術館“瓷史講壇”
.
.
珠山八友及同時期陶瓷名家
的藝術成就
.
.
劉雨岑
.
劉雨岑(1904-1969)曾用名玉成、雨城,齋名覺庵,號澹湖漁人,60歲后號“巧翁”。祖籍安徽太平。是“珠山八友”中年齡最小者,15歲就讀于饒州江西省立第二乙種工業(yè)窯業(yè)學校圖畫科,為彩瓷名家潘匋宇弟子。擅長粉彩花鳥,并創(chuàng)“水點桃花”技法。
.
劉雨岑 粉彩《暖春圖》瓷板畫
.
水點桃花是指在花頭上彩繪時,傳統(tǒng)的技法是以玻璃白打底,然后以紅染料染出濃淡,而劉雨岑不用洗染法而用含料的水筆點出,使花頭更為靈活而自然。“水點桃花”技法在粉彩工藝上產生了極大影響。
.
田鶴仙
.
田鶴仙(1894-1952),名青,字鶴仙,號荒園老梅,齋名古石齋。浙江紹興人。田鶴仙從小喜愛藝術,在撫州隨人習畫,田鶴仙20歲時來景德鎮(zhèn),曾在江西省陶業(yè)公司夜校任教,逐漸與景德鎮(zhèn)美術界名畫家交流習畫。
.
田鶴仙 粉彩《梅花》瓷板畫
.
后田鶴仙異教從藝,專門從事陶瓷繪畫。其氣質文雅,為人謙和,崇尚自然,追求返璞歸真。其繪畫藝術,以梅花獨步畫壇。王大凡曾有“山水清渾成一格,梅花作出更無雙”的贊譽詩句。
.
徐仲南
.
徐仲南(1872-1953)名陔,號竹里老人。江西南昌人。徐仲南10歲時,人南昌一家瓷器店學徒、研習繪畫。1918年受江西瓷業(yè)公司的聘請來景德鎮(zhèn),開始在該公司主持陶瓷美術工作,后辭去職務,專心從事陶瓷美術創(chuàng)作研究,徐仲南與當時陶瓷美術界著名藝術家王琦等結識,一同組織“月圓會”。
.
徐仲南 粉彩《清影搖風》瓷板畫
.
在長達近七十年的從藝生涯里,他無論花鳥草蟲,還是人物山水,均有涉獵,而且無不精到。徐仲南青年時期以畫人物為主,中年則改習山水,晚年又偏重于松竹,尤其喜愛畫竹,可謂對竹情有獨鐘,由其自號“竹里老人”便可看出。
.
何許人
.
何許人(1882-1940),字德達,號華滋。安徽南陵人。何許人少時至景德鎮(zhèn)學繪青花,后改為粉彩。民國初年,應詹元廣、詹元斌兄弟之聘,赴北京學仿古瓷,得見故宮房藏歷代名畫名瓷、技法遂大進步。何許人又善微書,能于徑寸印盒上書《出師表》、《赤壁賦》。
.
何許人 粉彩 《踏雪尋梅》瓷瓶
.
何許人用傳統(tǒng)古典手法描繪自然雪景,筆法雄渾古樸,畫意幽深廣遠,頗得行家贊賞。他創(chuàng)新雪景墨彩繪畫方法,即以墨彩繪雪景山水,再填以粉彩玻璃白等色料表現(xiàn)銀裝素裹的山川景色,使其在汪野亭粉彩青綠山水瓷畫之外自成一家。
.
畢伯濤
.
畢伯濤 (1885-1961),名達,字伯濤,號黃山樵子,祖籍安徽歙縣,寄居江西鄱陽,清末秀才。畢伯濤早年曾師鄱陽畫家張云山,后居景德鎮(zhèn)專攻粉彩陶瓷繪畫,擅長翎毛花卉,瓷畫以用筆工細,設色雅靜著稱。
.
畢伯濤 粉彩花鳥長條瓷板
.
在景德鎮(zhèn)陶瓷繪畫界以金石、詩、書、畫傲視瓷壇。他的花鳥以表現(xiàn)禽鳥瞬間動態(tài)與明媚鮮艷的花樹而著稱,風格俊逸清新,使瓷畫別具一格。
.
方云峰 粉彩《蝴蝶夢》瓷板
.
除珠山畫派中的“珠山八友”名家之外,民國時期的景德鎮(zhèn)還涌現(xiàn)出一批有影響力的新粉彩瓷畫名家。如徐仲南的兒子徐天梅,鄧碧珊的兒子鄧碧蓀,汪野亭的兒子汪小亭、汪少平、女兒汪桂英,王大凡的兒子王曉帆、女兒王筱蘭,草蟲名家李明亮,花鳥名家石宇初、陸云山、王琦高徒魏鏞生。
.
汪大滄 《風雪夜歸人》瓷板
.
張志湯 青綠山水冊頁
.
還有王步、方云峰、汪大滄、張志湯、劉仲卿、鄒文候、涂菊亭、余翰青等等等等,他們與“珠山八友”一起,為現(xiàn)當代景德鎮(zhèn)粉彩瓷畫藝術譜寫了輝煌壯麗的篇章。
.
.
(圖文自網絡)
.
.
.
中瓷藝術館
Since1996
.
宗旨
崇正以行事,秉德以作人
.
精神
揚中華瓷韻,承傳統(tǒng)文化
.
理念
推介著名陶藝家的藝術珍品
.
承諾
絕無贗品,假一賠十
7日內無理由退換貨
.
建言
專題性收藏
量力而行
貴精不貴多
已故藝術家的絕品
老藝術家的珍品
中青年陶藝家的精品
.
聯(lián)系方式
0311-68008895
158 0311 0505/0606/0707
石家莊和平西路66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