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是景德鎮(zhèn)瓷器中四大傳統(tǒng)瓷之首,它的特點是清新、雅致、大方,裝飾性強,素為國內(nèi)外人士珍愛;并且在世界制造瓷器的工藝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青花燒成后呈色鮮藍青翠,無漂浮感,明凈艷麗,清朗不渾,艷而不俗。有的呈寶石藍色,鮮藍而不火氣,青花裝飾主要以線條描繪紋樣,在紋樣輪廓范圍的基礎上,施以濃淡不同的料色。在青花繪制工藝上,這一上色的工序叫做“分水”,有的記載上寫為“混水”,這時采用景德鎮(zhèn)的地方口音“混”與“分”的字音相似。但在字義上“混水”僅能說明在操作過程中不斷把料攪動混合。而“分水”具有在工藝操作過程中不斷把料攪動混合。而“分水”具有在工藝操作與藝術效果上更廣泛的意義。在工藝上,一般把料分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五種。各碗一色,標以記號,分別使用,各不相混。
在中國畫技法中,筆墨是不可分開的。墨主要是依靠筆來運用,筆也是要靠墨來體現(xiàn)的,古言用墨必先談用筆,用筆不佳用墨亦無方法可循了。筆講筋肉氣骨,墨粉干濕濃淡,筆墨的中介是水分的控制和運用。在寫意花鳥畫中,用筆墨直抒胸臆,要求畫者對畫理畫法有極高的掌握,有調(diào)動各種筆墨技法的極大能力,方可有出神入化的佳境,神元氣足的佳作。用墨最忌瓶平、板、死、滯,筆活則墨活,筆死墨必死,一幅畫中墨的干、濕、濃、淡、點、線、面、黑、白、灰這十個字不可平均對待,用筆要有節(jié)奏,用墨亦有節(jié)奏,寫意花鳥畫用墨尤其要注意重大的節(jié)奏變化,大開大合的氣勢,不要拘泥于一筆一畫的小變化??v觀古今,凡大畫家無不在用筆用墨的大氣勢上下功夫,不太計較局部筆墨的一些小變化。
黃曉紅 梅蘭竹菊
畫面虛實的運用,山水畫與花鳥畫有所不同。山水畫中筆墨的變化有虛實,筆虛為虛,筆實為實,形象實者為實,虛者為虛。在花鳥里尤其是寫意花鳥則不然,在寫意花鳥畫者筆下的一點一線皆為實,不畫處皆為虛,畫面上一切形象、筆墨、色彩、點、線、面的安排都是疏密松緊的變化而不是虛實變化。
傳統(tǒng)的中國畫是不要背景的,畫家把一切形象畫在宣紙上,這白的地方是不是就等于空白呢?當然不是,白的地方往往是畫家的用心所在。在寫意花鳥畫中,白的地方是虛,虛的意思不是沒有,而是鏡的體現(xiàn)。古人云“知白守黑”,白是虛,是境;黑是實,是象。所謂“置陳布勢”之法,實對、情勢、悟對、遷想、妙得,是一副畫筆墨形象章法之總體的運籌。
陶瓷花鳥畫,興起于北宋,鼎盛于明清,繁榮于近現(xiàn)代,集中體現(xiàn)人與作為審美客體自然生物的審美關系,因此具有較強的抒情性。它往往通過書法作者的思想感情來體現(xiàn)時代精神面貌,從而簡潔地反映社會生活。它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既可以使工筆,也可以使寫意和工寫結合,既可以追求中國畫的水墨韻味,也可以展現(xiàn)西洋繪畫的色彩豐富和明暗體積的塑造。因而,在中國各民族題材的繪畫表現(xiàn)中,具有鮮明的藝術特點。當代景德鎮(zhèn)的陶瓷美術工作者們,用辛勤的勞動和智慧,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秀的陶瓷花鳥裝飾藝術品。
就中國畫技法而言,情志、章法等等雖是一個完整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整體,但它們之間又有微妙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很難把它們之間分得十分清楚。換言之,藝術本身有些東西是說不太清楚的,主要是一種感覺、感悟、感知。陶淵明詩中所謂“瓷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這么個意思吧。每個人因個人的閱歷、學養(yǎng)、品格、悟性的不同,對技法也有不同層次的理解與把握。所以畫出的作品也就不同。古人所講的“畫如其人”、“畫品即人品”,也就是這個道理。
創(chuàng)作陶瓷花鳥畫,尤其是創(chuàng)作大寫意花鳥畫是一種美妙的享受。在作畫的過程中,每畫一筆都有可能是新的探索和嘗試,因勢利導,隨機生發(fā),使無生命的筆墨充滿生機和靈氣,完成后的作品常出乎人意料,不可重復,表現(xiàn)出對顯示文化語境和生存經(jīng)驗的獨特感受。
陶瓷花鳥裝飾藝術其優(yōu)劣之分,貴在傳神。神總是和生命連在一起的,“生命”指的是畫面的生機,即精神所在。傳神與意境是所有藝術家一以貫之,集主要力量去刻畫追求的的東西。生動而又朝氣的筆墨有事畫家追求的效果?!皻忭嵣鷦印辈粌H是對傳統(tǒng)繪畫包括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的要求,對現(xiàn)代繪畫的要求亦如此。表現(xiàn)生命的價值對花鳥畫創(chuàng)作是一個重要目的?;?、鳥、魚、蟲乃至一草一木,都是大自然賜予的生命。藝術家在筆墨上也要畫出有生機的線條,即筆下線條的盤旋、往復、曲折、頓挫、疏密、聚散、交錯的過程,都要與花鳥的立意相貫通,緊扣作者心境活動,做到心、手、筆、線、一意相通,氣脈不斷,意在筆先,達到筆墨生動活潑。瀟灑靈動、剛健有力、自然奔放富有生命和靈性。
所以,要創(chuàng)作出好的陶瓷作品,還需要陶瓷藝術家苦練藝術眼力,做到身動、心動、手動,達到眼容所感,手動隨心所欲,所畫景物使人觸目,獨成一格。同時也要注意畫面中的典型性、視覺的完整性、間架結構的靈動性、布白的含蓄性、靜止于動態(tài)的相互呼應等等,使得形式高度統(tǒng)一,布局生動完美,畫面意趣盎然,格調(diào)高雅脫俗,從而達到悠遠無盡,抒情空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