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收藏就要涉及到花錢,怎么花,和賣家應(yīng)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關(guān)系,這是每次“買賣”都要遇到的問題。
一是花多少錢要自己說了算。要有自己的準主意,一般情況下,也就是要按自己心里的價位去買。面對賣主的“忽悠”,一般要堅持“三不聽”、“睜閉兩只眼”和“量力而行”。
“三不聽”,就是:一不聽東西哪來的怎么來的,什么皇上賜的,宮里出的,老輩傳下來的等等,這些信口編來的故事,只是這耳朵進那耳朵出,跟您買不買沒什么關(guān)系,無非告訴您這是老東西好東西。二不聽賣家多少錢收來的,要您一萬的東西,人家不會告訴您是一百收的,一般告訴您八千,告訴您想要不能少了這個數(shù),不能讓人家賠錢賣。三不聽別人已經(jīng)出過多少錢了,因為別人出沒出過無從考證。基本上,這些話很少有真的。如果聽信這些忽悠,一般你都買高了。所以,要堅持自己的錢自己做主。
“睜閉兩只眼”,就是該花的錢不眨眼,不該花的錢不睜眼。真東西、好東西,拿得動、買得起,該出手就出手;不懂的、不好的、買不起的,就堅決不買。
“量力而行”,就是人掙的錢都是有數(shù)的,要量力而行。搞收藏不能走火入魔,居家過日子,不能把錢都花在收藏上。收藏不能成為生活的全部,那樣的收藏不是快樂,而是難過。這樣的例子很多。再說,甭管什么款爺、藏家,再有錢,也不可能把喜歡的好東西都買回去,量力而行才能使您獲得收藏的快樂。
一件好東西,你可能一生會擁有它,但不可能永遠擁有它;你可能掙到它一段的錢,但不可能掙到它全部的錢;你只能享受一時擁有它的快樂。能夠走上收藏之路并有所得,是幸運的;不顧一切走火入魔,則是不幸福的。
時代變遷,收藏市場的撿漏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作為交易收藏,不是沒“漏”可撿,但從總體上,收藏開始進入一個人們期待的公平交易、互利共贏的時代。東西沒有那么多了,沒有那么便宜了,價錢也已經(jīng)上去了,買家賣家自然也就精明了。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買到東西,必須要互利雙贏才行。
做到這一點,一個你必須清楚這個東西本身和市場以及雙方都能接受的價錢。既不是賣家說多少就是多少,也不是你說多少就是多少;既要讓賣家有利可賺,也讓自己買得不虧。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就是要懂得這個東西的“市場”,否則就談不上互利與雙贏。
另一個要和賣家交朋友。相互之間要有信任、有信譽,保持著長期的交往。他收到好東西能首先給你看,而且你也一定讓他能掙到錢,最終雙方都受益。甚至有時他會送東西給你,以感謝長期以來您對他生意的照顧。這樣,你不愁收不到好東西,他不愁賺不到錢。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