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橙黃綠青藍紫,黃色,特別的顏色,說到黃色,有一種瓷跟黃色有很深的淵源,那就是黃釉瓷,它是一種以適量的鐵為呈色劑,以鉛為助溶劑,在氧化焰氣氛中燒成的低溫釉瓷。
中國名瓷網(wǎng) 黃釉瓷盤
明清兩代景德鎮(zhèn)的窯工燒制了許許多多顏色釉瓷,黃釉在明清時代有著特殊的意義。黃釉瓷器有全黃的(器內(nèi)器外皆為黃色),有半黃的(器外黃色,器內(nèi)白色)還有黃底上加五彩、加琺瑯彩、加粉彩的等等。近些年黃釉在拍賣市場上一直有著不俗的表現(xiàn),其價位已高達數(shù)百萬元。如果是官窯且是精品,價位上應(yīng)該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黃釉瓷最早出現(xiàn)于唐代安徽淮南壽州窯,四川邛崍窯,河南密縣西關(guān)窯、郊縣窯,陜西黃堡窯,山西渾源窯,河北曲陽窯,其中以壽州窯黃釉瓷最為著名。唐代時的黃釉瓷,由于其發(fā)色不穩(wěn)定,也較為粗糙,因此只在民間使用。但值得值得一提的是,物以稀為貴,現(xiàn)存世的唐代黃瓷也是很有收藏價值的。
明清兩代,黃釉發(fā)展有了質(zhì)的飛躍,宮廷壟斷了這種釉色,對于黃色的使用有著十分明確界定,搞錯了要治罪?!睹饔⒆趯嶄洝份d:“禁江西饒州府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瓷……首犯凌遲處死,籍其家資,丁男充軍邊衛(wèi),知而不以告者,連坐。”黃釉被列在首位,由此可見,黃釉瓷器是絕對不允許民間私自燒造的。
到了清代,黃色在宮廷內(nèi)部的使用更有著嚴格的等級規(guī)定。明代時黃色是皇帝和皇后的專利,禁止其他人使用。清代的《國朝宮史》中記載:皇太后“黃瓷盤二百五十,各色瓷盤百;黃瓷碟四十五,各色瓷碟五十;黃瓷碗百,各色瓷碗五十?!被屎蟆包S瓷盤二百二十,各色瓷盤八十;黃瓷碟四十,各色瓷碟五十;黃瓷碗百,各色瓷碗五十?!被寿F妃“白里黃瓷盤四,各色瓷盤四十;白里黃瓷碟四十,各色瓷碟十五;白里黃瓷碗四,各色瓷碗五十?!辟F妃“黃地綠龍瓷盤四,各色瓷盤三十;黃地綠龍瓷碟四,各色瓷碟十;黃地綠龍瓷碗四,各色瓷碗五十?!眿濉八{地黃龍瓷盤二,各色瓷盤十八;藍地黃龍瓷碟四,各色瓷碟六;藍地黃龍瓷碗四,各色瓷碗四十?!?/span>由此可見,全黃釉瓷是皇帝、皇太后、皇后的專用瓷器。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