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口中常說的“陶瓷”無外乎就是陶器和瓷器的統(tǒng)稱。中國的陶瓷藝術(shù),有著令人引以為豪的悠久歷史和成就。但如今許多人對(duì)陶瓷卻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在此你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區(qū)分陶、瓷之異。
首先第一點(diǎn)、當(dāng)然的從它們的原材料談起,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燒成,而瓷器不同,它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上作坯。燒成溫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高嶺土在燒制瓷器所需要的溫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體,在燒到1200℃時(shí),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huì)被燒熔為玻璃質(zhì)。
其二是燒制溫度不同、陶的燒成溫度低.一般在1050—1200℃。瓷的燒成溫度高,一般約在1280℃以上。
其三是外觀色、造型方面不同、舉一例子,陶器之紫砂壺是人們非常喜歡的,紫砂壺,其砂而不澀,光而不亮,粗而不糙,細(xì)而不膩,質(zhì)堅(jiān)如石,且里外不施釉,意味雋永。瓷壺確相反,里外均施釉,且釉彩艷繁,但其亦質(zhì)地堅(jiān)白,又因原材料本質(zhì)區(qū)別,決定了瓷壺?zé)o論在其使用功能,款型多樣等方面都都大大遜色于紫砂壺。
其四是透明度不同、還是陶器之紫砂壺,紫砂壺不具備透明性特點(diǎn),即使薄如蛋殼,亦不能透明,而瓷器相反,無論厚薄,都具有半透明之特點(diǎn)。
其上四方面主要以原材料和燒成溫度為條件,其他特點(diǎn)都與此密切相關(guān)。
Copyright ? 2012 景德鎮(zhèn)市傳統(tǒng)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jdzcyjyx@163.com 贛ICP備19012964號(hà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