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國民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國內藝術品收藏的熱潮漸漸興起。拍賣場上出現(xiàn)的一個又一個成交記錄,帶來了文化藝術品市場的空前繁榮。如果我們深入、仔細地了解一下進出拍賣場和古玩市場的人們的收藏心理,對藝術收藏品市場的發(fā)展和走向進行一番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目前國內的藝術品市場有著許多奇怪的現(xiàn)象,收藏者中還有著許多觀念上的誤區(qū)。
我們經??梢栽谂馁u會上看到,漢代的陶瓷、玉器和青銅器賣不過明清的瓷器和玉器;清代、民國的民窯瓷器常常只賣到幾百元人民幣一件,而當代景德鎮(zhèn)藝術瓷器的價位也在幾百元以上,甚至可以達到上千元;宋代以來的珍稀銅錢找不到買家……可以說,年代久遠的賣不過年代近的,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與國際上的藝術品收藏有著極大的不同。筆者認為,這些怪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也許就在于目前國內的藝術品市場和收藏觀念還處于初級階段。
實際上,由于國內的經濟基礎和國民的文化水準遠低于發(fā)達國家,國人的收藏觀念還未能真正建立起來,收藏族遠未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而進出拍賣場和古玩店的多數(shù)買家仍為投資型甚至投機型,他們把贏利作為主要目的,而收藏僅僅作為附著于投資過程中的暫時行為。也許這樣的動機對于藝術品市場的形成曾經起過很大的推動作用,但對藝術品市場的進一步深入、穩(wěn)定的發(fā)展就會形成制約。
藝術品買家熱衷于找出藝術品價位的城鄉(xiāng)間差別、南北方差別、拍賣會與古玩店以及拍賣會之間的差價以謀取利潤。由于買家主要考慮的是增值和價差,而不是出于對藝術品的真正喜愛,就很難較快地形成規(guī)律化和成熟的藝術品市場。
在藝術品的藝術水準、精美程度和作者的聞名程度面前,買家往往會更看重后者。那些在歷史上由于某種原因出了名或者各種職位較高的書畫家的作品,無論其作品的藝術水準是否高,作品的質量是否好,往往都會賣出好價錢。筆者常常在拍賣場看到,齊白石畫的一條小蟲或小雞的小品畫的價位要遠高于一些著名畫家的精品之作。當代一些藝術水平極高的畫家的大幅精品卻賣不過名家的應酬畫。這一收藏誤區(qū)反映了買家的賺錢目的多于收藏,短期行為是其主要的購買動機,或者表明了某些買家對藝術作品不了解或者不看重。
我們常??吹降氖氰b定家對于藝術品真?zhèn)蔚蔫b定和市場的估價,買家在拍賣場探討和議論的也多是真?zhèn)魏蛢r位的問題,卻很少有人著重于賞析這些藝術作品。人們似乎缺少真正的收藏家對于藝術珍品那種愛不釋手的感情,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贏利。
許多買家也缺少對藝術收藏品的全面了解和專項研究,自己的藏品沒有整體特點和品類劃分,往往是市場上什么賺錢買什么,什么來錢快就買什么,甚至人云亦云,市場上流行什么就買什么,缺少真正收藏家所具有的收藏品位和個性。為了適應這種“投資性”買家的需要,拍賣公司和古董商們就要經營那些急需賺錢而對于文化藝術知之不多的人所追求的東西,從而強化了市場上的投機和“炒作”。老的東西既不容易搞懂也不宜炒作,于是人們就蜂擁而上去搶購那些新的和簡單的藝術品,市場也就隨之而扭曲了。
中國名瓷網提醒廣大藏友,收藏不僅僅要看重藝術品的市場價值,更要從自我欣賞角度去考慮,在收藏觀念上要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及文化品位的增強,真正意義上的收藏才能成為藝術品市場購買的主要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