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瓷收藏領域,明清陶瓷是絕對的熱門,尤其是清三代的琺瑯彩、粉彩陶瓷,更是各大拍賣會上的???,受到藏家的熱捧。不過,從價格上來講,明清陶瓷大多數(shù)都要用“價格不菲”來形容,不是普通藏家所能企及的。其實,還有一類陶瓷也頗具收藏價值,而且要比明清陶瓷更加“平民化”,那就是高古瓷。
高古瓷與明清陶瓷有著明顯的時代界線,在陶瓷理論界普遍認為高古瓷特指宋金以前的瓷器,之所以出現(xiàn)這一稱謂,起源在晚清時期。當時古陶瓷的經(jīng)營分為北京和上海兩個主要區(qū)域,北京的藏家多為本地的達官貴人,更加鐘情于明清瓷器,而上海收藏陶瓷的多是外國人,他們更看重中國的文化表現(xiàn),更喜歡收藏唐、宋時期的陶瓷。
高古瓷也具有明顯的文化特征,比如宋代以前的“雅文化”特點就能在當時的瓷器上表現(xiàn)出來,雖然明清陶瓷在技術方面要優(yōu)于高古瓷,但高古瓷的文化價值卻是不容小覷的。收藏家們認為,高古瓷的價值在于兩個方面,首先是高古瓷年代久遠,存世數(shù)量稀少,不容易獲得;第二就是高古瓷中的精品都頗具氣勢,質(zhì)樸古拙、耐人尋味。與后世的瓷器比較起來,高古瓷雖做工不夠細膩,但神韻卻是獨有的,這在后世的瓷器中很難見到。
高古瓷的收藏一直是一個短板,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不過其文化價值是有目共睹的。在明清陶瓷出現(xiàn)價格虛高的情況下,選擇收藏造型、品相極佳的高古瓷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