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是我們自己的稱謂。過去還有一種稱謂,我們不用了,日本人還在用,叫“曜變”。這個詞后來中國不怎么用了,日本一直在用。你查日本的陶瓷書,一定寫“曜變”兩個字。后來很多人認為這個詞就是日本的,其實不是,是我們自己的,后來傳到日本。
還有一個名字更有意思,叫“天目”。天目是什么來歷呢.有無數(shù)種說法,但最接近事實、最能讓人信服的說法,就是當年日本僧人從中國帶回的茶具,是從浙江的 天目山得到的。這個說法比較有說服力,容易讓人信服。日本僧人把中國茶具以及喝茶的方法帶到日本,順理成章叫做“天目”。現(xiàn)在引申出去,凡是宋代黑色的瓷 器,日本都叫天目瓷。
日本有一件著名的建盞,紋理特別奇怪,既不是油滴,也不是玳瑁,連名字都起不出來了,日本人就叫“曜變天目茶碗”,視為國寶。我在日本時見過日本人對建盞 的態(tài)度,跟我們完全不一樣。我們見過的東西多了,看著這東西不新鮮,不就這么一個黑茶碗么,有啥了不得的,都這態(tài)度。日本人到那兒,先彎著腰鞠個躬,端著 都小心翼翼,跟我們的態(tài)度完全不一樣。我就覺得,我們可能是因為家大業(yè)大,太富有了,所以拿什么都不當事兒,對這些東西理解也不夠深。日本由于地域褊狹, 過去的文化都是外來的,所以對文化反而特別尊重。當時我看到那些景象,非常受感動。